课程信息

本讲教育信息

. 教学内容: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主要讲述了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膜的结构发现过程,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 重点、难点: 

1. 渗透作用的原理

2. 植物细胞失水、吸水的原理

3. 渗透作用的概念。

4. 细胞膜发现的经典试验

 

. 教学内容: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有两种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来自大气,通过植物的叶片吸收,再被利用。而水分则来自土壤,通过根吸收。

    根吸收水分最活跃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一)渗透作用原理

在长颈漏斗口处密封玻璃纸(半透膜)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到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

 

    现象:漏斗管内的液面逐渐上升。

    解释:烧杯内的水分子透过半透膜,向漏斗内的蔗糖溶液中扩散,蔗糖则不能透过半透膜向清水里扩散。

    原理:半透膜是只能让一部分分子通过的特殊膜,在该实验中,漏斗内是蔗糖溶液,单位体积内水分子的数目比另一侧,清水侧单位体积所含水分数少;水是可自由通过半透膜的,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因此,在分子热运动情况下,同一时间内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比出漏斗的水分子数目多,因而漏斗内液面不断上升,直到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半透膜的分子数相等——这种水分子(其它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称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必备条件:

具有半透膜

该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二)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质中有一个大的液泡,即中央液泡。

1. 未成熟植物细胞:吸胀吸水。(无中央液泡)

    细胞内,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亲水性物质吸收水分。

    干燥的种子和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吸胀作用吸水。

  2. 成熟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吸水(具有中央液泡)

    a. 细胞壁:非选择性透过膜,水和溶质都能透过。

b. 细胞膜、液泡膜: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通过;其它离子、小分子、大分子均不能通过。

因此,原生质(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看成一层半透膜。而液泡液与外界溶液通常具有浓度差——成熟植物细胞往往是个渗透系统,当成熟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细胞液就会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第二节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1. E.Overton 1895 发现凡是溶于脂肪的物质很容易透过植物的细胞膜,而不溶于脂肪的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

2. 脂质溶剂处理膜,细胞膜被溶解。

推测:细胞膜由连续的脂类物质组成。

3. E. Gorter & F. Grendel 1925用有机溶剂提取了人的红细胞膜的脂类成分,将其铺展在水面,测出脂膜展开的面积二倍于细胞表面积。推测:细胞膜由双层脂分子组成。

4. J. Danielli & H. Davson 1935 发现质膜的表面张力比油-水界面的张力低得多。

5. 蛋白酶处理细胞膜,膜结构被破坏。

推测:膜中含有蛋白质。

1959年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修正模型,认为膜上还具有贯穿脂双层的蛋白质通道,供亲水物质通过。

6. J. D. Robertson 1959 用超薄切片技术获得了清晰的细胞膜照片,显示暗-明-暗三层结构,它由厚约3.5nm的双层脂分子和内外表面各厚约2nm的蛋白质构成,总厚约7.5nm

7. S. J. Singer & G. Nicolson 1972 根据免疫荧光技术、冰冻蚀刻技术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1)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2)研究材料:动物细胞、红细胞、神经髓质等

3)分子结构:

厚度:8nm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

结构:中层 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两侧 蛋白质分子    

a. 镶在膜的表层

b. 嵌插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  (示结构模型)

特点:流动性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不是静止的,是可流动的,对完成各种功能非常重要

糖被:

a. 概念:膜外表的一层由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b. 功能:保护润滑作用      

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细胞

细胞识别作用   动物细胞、海绵融合实验

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当外界溶液浓度>液泡液浓度            细胞渗透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液泡液浓度         细胞渗透吸水

通常情况下,土壤溶液浓度比较低,成熟植物细胞液浓度较高,细胞可以渗透吸水。

 

【模拟试题】

1. 植物主要的吸水器官和吸水部位是(       

A. 根尖,根冠    B. 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

    C. 根毛,根尖    D. 根冠,根毛

2. 在植物细胞间隙的溶液浓度为A,细胞液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浓度为C,当细胞缺水萎蔫时(       

A. A>B>C    B. A>C>B    C. B>C>A    D. B>A>C

3. 盐碱地栽种植物,出苗率和成活率均较低,原因是(   

    A. 土壤pH太小

    B. 土壤中缺少水分

    C. 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浓度

    D. 土壤中氧气太少

4. 甜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块根为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则能使水变红。因为(   

    A. 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B. 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C. 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 细胞壁被解离

5.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A.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可以运动

B.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C.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D.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6. 对细胞膜的选择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A.      B. 糖类     C. 蛋白质        D. 磷脂

7. 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A. 大液泡    B. 中心体    C. 细胞壁    D. 叶绿体

8. 关于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B. 具有支持保护作用

C. 具有选择透过性

D. 不属于原生质

9. 在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高于海水中的碘离子浓度,但海带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其吸收方式是(   

A. 自由扩散     B. 被动扩散    C. 主动运输     D. 渗透作用                                                           

10. 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 糖蛋白       B. 磷脂        C. 脂肪         D. 核酸

11. 高等生物细胞中的内质网和线粒体的膜结构中,共有的主要成分是(   

A. 脂肪和蛋白质               B. 蛋白质和脂类

C. 脂类和核酸                 D. 核酸和蛋白质

 

 

 


【试题答案】

1. B   2. B   3. C   4. C   5. A   6. C   7. C   8. C    9. C   10. A   1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