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 古代中国的经济

题组一

一、选择题

1、(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广东新语》中说:“澄海山中有  (畲族)户……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  。”下列与材料中信息不符的是

A、以家庭为单位  B、精耕细作     C、刀耕火种   D、生产方式落后

答案  B

2.“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 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

答案  A

3.(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12月月考)赋税制度是封建国家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各级政府在对人民征收赋税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征发名目繁多的差役(兵役和徭役),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募役取代差役给予农民更多的人身自由便日益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税法中能够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①汉代的“更赋”  ②北魏的“租调制”  ③隋唐的“庸”制  ④北宋的“募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4.(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1                    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答案  A

5.(黑龙江庆安三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传统是                            

①勤俭致富     ②乐善好施     ③注重诚信     ④守法经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  C

6.(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自宋代起,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乐于接受这一经营方式                  

B农民的生产自主性大为加强

C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D. 土地兼并造成大量无地农民

答案  D

7 (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工官监管的夜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物流通畅的草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答案  B

8.(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2011届高三12月月考)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的“现代增长模式”是指

依靠资本原始积累发展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

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        依靠殖民扩张和倾销商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9.(山东省聊城市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元代并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答案  B

10.(山东省聊城市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欧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风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  D

11.(山东省宁阳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图10-2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答案  C 

12.(山东省潍坊市诸城一中2011届高三12月阶段测试试题)对北宋城市经济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B.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

C.官府不监督交易活动                     D.经营活动是八方辐辏

答案  C

13.(陕西省咸阳彩虹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考)假设唐代一位商人到长安做生意,其活动中不可能出现

A.其生意活动必须接受专门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B.让手下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在市里卖瓷器

答案  C

14.(山东省淄博市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笫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  D

15.(上海市十三校2011届高三12月联考)从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诸葛亮重视煮盐业             B.诸葛亮发展织锦业

C.曹操实行屯田                 D.孙权发展丝麻纺织

答案  B

16.(上海市十三校2011届高三12月联考)南北朝时期的民族火融合带来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

胡饼、烧烤等胡食流行          ②饮茶之风开始盛行

喜吃胡瓜、核桃、甘薯          ④改变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17.(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11月月考试题)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答案  D

18、(2011届江西省十一县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联考)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               D. 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夜禁的限制

答案  B

19.(安徽省野寨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在我国古代,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答案  B

20.(福建省长泰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匠优秀,积极性高                          B.生产不计成本

C.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                        D.国家权力的支持

答案  D

21.(福建省福州市罗源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发生农具的革命性变革。这一变革的表现是 

A            B                  C                    D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22(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14)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和九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再倍之,男夫120亩、妇人60)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妻,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贷志》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 ……天下皆天父皇上帝一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四】2007513日上午,在湘潭县泉塘子镇“湖南超级杂交稻种三产田年产工程示范基地”的稻田旁,棋盘村农民陈德云这样对记者说:“我们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光明日报2007523日报道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有何特点?(2)

(2)材料二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的  主要原因。(3)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最信的定地价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  “定地价之法”?(4)

(4)材料四中所提及的两位人物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贡献具体是什么?概括指出促进我国新时  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    

(5)如果将上述材料作为研究资料,请你设计个恰当的课题。(1)

答案  1均田制。(1分)特点: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1分)2绝对平均主义。(1分)原因:①制度自身的局限性。②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2分)3)含义: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涨价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2分)评价:“平均地权”是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但它是一个改良主义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地主对土地的权益,是一个不彻底的土地纲领。(2分)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杂交水稻。(2分)政策和科技(2分)(5)农民与土地(1分,言之有理即可)

23、(山东省淄博市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青衿士子在家闲,走长途而赴京试,则短褐至玕,芒鞋淅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金家也。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  

                                                                                                         ——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

材料三  《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

材料四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3分) 

2)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3) 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财致富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他还忽略了徽商致富的哪些历史原因?(4分)

4)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产生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 (1)经营商业活动;从事封建地租剥削;兴办手工工场。 (3)

2)经营商业和兴办手工工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投资田产,从事封建地租剥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

3)勤俭,谦虚和朴实。但是他忽视了徽商利用政府给予的有利时机,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拓宽经营领域和范围,甚至足迹遍布海内外,同时讲求诚信诚实的商业理念。(4分)

4)投资田产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2)

24. 2011届江西省十一县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联考)在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商业的繁荣又与城市的繁荣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密方”的存在。这种传习,主要由于手工业市场的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的自卫措施,手工业成品也往往因此而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这种世代传习显然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二  六朝古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原是一个“市厘列肆,埒于二京,人杂五方”的大都会,唐代成为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县。正如诗人所说:“霸气尽而江山空,皇风清而市朝改。昔时地险,实为建业之雄都;今日太平,即是江宁小邑。”连一个州的治所也不是。全国的统一,使金陵失去了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枢纽作用,运河的开通,使金陵失去优越的地理位置,缺乏经济依托的金陵地位一落千丈。而扬、润、苏、常、杭等州由于本身经济的发展和运河流经其地而成为重要的都会。

                                                                                                          ——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

材料三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财物力为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一一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一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原因(3分),手工业世代传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隋唐时期金陵、扬州、苏州、润州、常州、杭州等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分)

3)材料三,材料四是如何看待商业以及农业与商业的关系的?(2分)各自的理由是什么?(4分)

答案(1)原因:小农经济、封建文化自我封闭和保守性的大环境影响;官府的干涉和控制;手工业内部错误的竞争观念。(3分)(解析:从经济基础、政策因素和行业局限等方面分析)

影响:有利工艺传承,保证工艺水平;从长远看,妨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阻碍技术推广和进步。(2分,答出两点给2 分)

2)全国的统一;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2分,答出两点给2分)

3)材料三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本业”,商业是“末业”;应该大力发展农业并驱使原来从事商业的人都从事农业。(1分)(解析:明确贾谊生活的西汉时期,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应是“重农抑商”)

理由:人们生产的产品有限,如果消费没有节制就会产生匮乏;从事商业的人不直接从事生产,是影响社会稳定重要因素;如果人人从事社会生产,都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则社会产品充足,社会自然稳定。(2分,答出两点给2分)(解析: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统治秩序的稳定等角度分析)

材料四认为工商业也是本业,世人认为工商业是“末业”的看法是错误的。(1分)

理由:工商业本来是古代圣王所规定的正当行业之一,商人又可以促进商品流通,所以工商业也是“本业”。(2分)

25.( 福建省长泰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晋商”、“徽商”等这些依附于农业文明与封建集权制度之上的商帮不同的是,“闽商”是一个在封建集权与农业文明之外(或者称之为“边缘化”)的最具有商业意识、有国际视野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当“晋商”、“徽商”成为封建集权的附庸、成为“红顶商人”的时候,“闽商”却是一帮封建王朝的“弃民”,是封建王朝“海禁”政策视角下的“走私者”。                   

                                                                                                    ——《闽商文化的特征与现实意义》

材料二  到了近代,……真正具有现代意义闽商开始崛起,海洋、商贸、开放、移民等因素逐渐融入福建人的血液。从19世纪末开始,闽商中涌现出一大批风云人物,包括陈嘉庚、郭鹤年等。所以,闽商帮也有海外华商第一商帮之称。                                                                                                                      ——《敢为人先新闽商》

1)根据材料一指出, 与“晋商”、“徽商”相比“闽商”具有哪些不同的文化特质?(2分)试结合福建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分析原因。(2分)

2)近现代以来,厦门、福州曾两度对外开放。请列出厦门、福州两度对外开放的具体史实。(3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闽商帮”赢得“海外华商第一商帮之称”的原因。(2分)

4)假如你是民国时期的闽商,想投资创办企业,你认为哪段时期最有利?为什么?(4分)

答案(1)不同:“晋商”、“徽商”依附于农业文明,而“闽商”依附于海洋文明;“晋商”、“徽商”是封建经济的补充和附庸,而“闽商”更具有商业意识和国际视野。(2分)

原因:枕山面海的地理环境,使福建与内省的陆上交通极不方便,而海运则成为与省外交通的特殊优势,海外贸易较发达。(2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

2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厦门、福州作为通商口岸被迫对外开放;1980年厦门作为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福州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对外开放。(3分,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

3)受到明末清初“经世致用”和“工商皆本”思想的影响;对外开放较早,受到西方工商思想的影响;“闽商”更具开放和向外开拓意识,敢为人先;受到民族危机的刺激等。(2  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

4)一战期间(1分)。 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分)内因:(2  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①辛亥革命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③人民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救国”思潮,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的推动

题组二

一、选择题

1.(江苏省泰州中学2011年高三质量调研测试)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答案  C

2.(安徽省河历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民所有

B.获得井田的贵族拥有使用权,可以将之转让和买卖

C.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动,没有人身自由

D.战国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

答案  C

3.(福建省福安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应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                     B.生产方式落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答案  D

4.(甘肃省民乐一中2011届高三历史测试卷)先秦时期,引起“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推广                     B.土地私有制确立   

C.国家走向统一                       D.分封制崩溃

答案  A

5.(贵州省铜仁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A.牛耕出现    B.周王体恤百姓    C.动物祭祀    D.自耕农经济产生

答案  A

6.(广西桂林十八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则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稻北粟格局的影响                         B.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

C.运河沟通南北的作用                         D.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

答案  B

7、(海南省洋浦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答案  C

8.(河北省保定市2011届高三摸底统考)隋炀帝命人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愤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力,大吴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从中可看出隋朝时候江南                               

A.经济较为繁荣,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B.全国知名的大人物很多

C.文化发展,文人学者云集       D.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答案  C

9.(安徽省河历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井田制,对这一变化起推动作用的是              

①荒地被大量开垦                ②“初税亩”等新税制的实行  

③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④诸侯国的变法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10.(贵州省铜仁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唐代李肇所著《国史补》:“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此材料提供的信息有

①唐代形成各具特色的手工业生产中心  ②唐代生产的瓷器只有白瓷   ③唐代瓷器已经得到广泛使用      ④唐代陶瓷工艺已经臻于成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答案  B

11.(河南濮阳市华龙区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摸底)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洋》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这,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答案  B

12.( 黑龙江哈六中10-1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是一部以南宋时期民族关系为背景的武侠小说,它多次被拍摄搬上荧屏,下列剧中场景设计符合史实的是

A.南宋初年,襄阳城内的铁匠普遍流行用焦炭冶铁制造武器

B.杨康在发脾气时打碎了一个斗彩花瓶

C.黄蓉为讨好洪七公,特意做了当地小吃烤蕃薯

D.郭靖到秀水(浙江嘉兴)去接师父,得知苏、湖、常、秀有“天下粮仓”之美称

答案  D

13.(江西省会昌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

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答案  D

14.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骑着去赶集。”这里的“集”在宋代应属于

A.城市           B.都市      C.草市       D.夜市

答案  C

15.(辽宁沈阳二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试诸壤土”。郭沫若释“美金”、“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与郭沫若得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  

A.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B.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

C.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

D.青铜质地坚硬不易酸化;铁器质地粗糙且易锈蚀

答案  A

二、非择题

16.(安徽省河历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七二《贡禹传》: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筒,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材料二  “工之子恒为工。”(《国语-齐语》)“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荀子-儒效》)“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唐六典》)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目的,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营手工的发展情况及其生产经营的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古代手工业技术的传承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

答案  (1)生产目的: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发展情况:规模大、人数多、开销巨大

    特点:官办、大作坊生产、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2)父子(家族)相传。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分散性;控制技术外传,提高竞争力;国家长期实行“匠户”制度等。

17.(河北省保定市2011届高三摸底统考) 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圩田岁岁续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图是太平州”。

——(宋)杨万里《诚斋集》

(圩田)虽有水旱绵可救御,凡一熟之余,不惟本境是食,又可赡及邻郡,实近古之上法,将来之永利,富国富民,无越于此。

——(元)王祯《农书》

庆元二年(1196)绍兴当地官员徐次铎奏:“湖田(圩田)之上供,岁不过五万余石。两县岁一水旱,其所捐所放,赈济劝分,殆不啻十余万石,其得失多寡盖已相绝矣。”

——徐次铎《复鉴湖汉》

淳熙十年(1183),大理寺丞张抑奏:“近者浙西豪宗,每则旱岁,占湖为田,筑为长堤,中植榆柳,外捍茭芦,于是旧为田者,始隔水之出入。苏、湖、常、秀昔有水患,近多旱灾,盖出于此。”

——《宋史·食货志》

隆兴、乾道之后,豪宗大姓,相继迭出,广包强占,无岁无之,……国(圩)田一兴,修筑岸,水所由出入之路,顿至隔绝,稍觉旱干,则占据上流,独擅灌溉之利,民田坐视无从取水;逮至水溢,则顺流疏新局面,复以民田为壑。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对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进行评价。(8分)

答案   正面影响:提高粮食产量和国家赋税收入,缓解部分地区人口压力,加速江南地区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5分)

负面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水旱灾害增加,农民受灾尤为严重。(3分)

18.(辽宁沈阳二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长安中,(苏寰)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催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

                                                                                                                 ——《旧唐书》卷88
材料二 (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     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卷86
材料三 唐设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洪迈《容斋随笔》卷9

材料四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问。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己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1概括出前三则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4分)

2根据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4分)

3)据材料四指出,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4分)出现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

(每点1分,共5小点,任意4点,即可得4)

2)地理位置优越,水上交通便利;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

(每点2分,共3小点,任意2点,即可得4)

3)因素:出现汇票;政府担保银行票据;专业经纪人;批发和零售的形式;专业经理;理财

专家等。(4分)(任意两点得4分)

原因:政局相对稳定;科学技术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贸易的高度繁荣;国内市场数量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海外市场的形成。(答出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即可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