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商鞅变法

湖北  杨青地

 

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其中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次。

一、历史背景

1. 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这是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 各国为赢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努力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如战国初期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这是变法运动的社会条件。

3. 秦孝公即位后,痛感秦国力量、地位的卑微,发愤图强,决心变法,这是变法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成功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大变革时期,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执行坚决,这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商鞅确立了“治世一道,便国不法古”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取信于民。

三、特点

1. 变法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实现了社会性质的变化。土地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商鞅变法中实施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的措施使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2. 任何变法都包括废除旧制度、实行新制度两个方面。商鞅在变法中取消了秦国旧贵族的一些特权,如“世卿世禄”制度,因而遭到贵族的嫉恨。其所实施的新制度,如奖励耕战、土地私有等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商鞅本人最后虽被贵族处死,但新法却得以保留和实行。

3. 商鞅也是法家的著名代表,在变法中全面贯彻了法家的治国主张,比较明显的如“诗书而明法令”、建立县制等。这些措施已经带有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特征,也体现了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

4. 商鞅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积极倡导者。这一政策在当时适应了诸侯争霸混战的客观形势,有利于积累实力,但对后来的历史发展却产生了深刻的消极影响,既直接约束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形成根深蒂固的轻视商业的传统观念,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阻力之一。

四、历史影响

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秦国逐步强大起来,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他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但其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五、启示

当社会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必须进行改革,改革是强国之路。同时我们也要吸取商鞅变法的教训,即“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必须把法治与德治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