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知识梳理与认识

北京市  苏万青  郑晓芳  高淑琴  邢秀清

 

    经济的发展是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基础。古代经济的发展及相关政策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古代中国作为农耕文明领先的国家,其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习这一部分内容要从世界的视野,从文明演进的角度,以生产力发展的标准去把握。从当今社会发展和高考命题情况来看,中国古代经济是我们复习的重点,需要同学们认真把握。

 

一、重点概念简析

  1.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制下,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它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分封制。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奴隶主破坏井田制,井田制开始瓦解。井田制是奴隶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

  2初税亩:春秋后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私田日益增多。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由国家按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承认了耕者对所耕土地的私有权,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初税亩是我国古代农业税的开始。

  3.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其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抑商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

  4.编户制度: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有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口税)、徭役、兵役等。可见,它是两汉政府对农民进行行政管理和经济剥削的手段。

  5.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前期的赋税制度。唐朝的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叫做“租”;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农民劳动积极性提高。

  6.两税法: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780年唐政府接受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该赋役制度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

  7. 一条鞭法:明朝中后期,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叫做“一条鞭法”。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它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8摊丁入亩:清初雍正在位时期,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叫做“地丁银”。这样,自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被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9.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指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和场所、活动范围、中外交往等做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独揽一切进出口贸易的权利,限制对外贸易。政府试图通过实施“闭关”政策,稳固自身的统治,这种政策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

 

二、基础知识整合

  1.古代的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赋税主要有以人口为依据的人头税和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赋役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剥削、掠夺人民的工具,是运用国家政权对农民进行超经济剥削的手段。赋役演变的基本线索为:战国秦汉时期的租赋制、魏晋至隋唐的租调制、中唐至明中叶的两税法、明中叶至鸦片战争前的一条鞭法和地丁合一。

封建社会的主要赋税制度简表

朝代

赋役名称

农民地位

演变的趋势

西汉

编户齐民制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严密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以两税法为标志;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商品税日益加重。

隋唐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北宋

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2.农业发展的表现

    农业是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农业发展的状况一般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加等方面来掌握。

    1)生产工具主要有铁制工具和牛耕技术。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出现,战国时广泛使用。春秋战国开始使用牛耕;魏晋南北朝时期,魏国马钧发明翻车,西北嘉峪关地区出现二牛一人或牛一人的耕作方式;唐朝出现曲辕犁和筒车

    2)历史上重要的水利工程主要有春秋时期的芍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以及隋朝大运河和元朝的京杭大运河。

    3)农作物推广和引进,重点要理解明清时期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

    4)古代的农学家们不断总结农业生产知识,编著农学著作,如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和明末清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重视农业,耕地面积不断扩展,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隋唐时,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被利用,适于种植高产稻的圩田很普遍,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明清时,连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土地也被利用起来。

    唐及唐以前农业发展,基本特点是外展式发展,改进生产工具和扩大耕地面积。隋唐到清朝农业发展,基本特点是集约式发展,农业发展主要途径是改良品种。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农业实践中“应对”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对农业作物和农业环境诸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基础上的,是长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和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

  3.经济重心的南移

    从远古到两晋之际,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政治和经济重心相一致,都在北方。南移的大致过程为:从先秦到东汉,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农业区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江南的农业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

    隋唐时期,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安史之乱以后,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经济中心开始南移。长江流域形成东西两个经济中心,有“扬益二”之称,扬州超过长安和洛阳。从北宋到清朝(鸦片战争前),经济重心已不可逆转地移到南方,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发展从南弱北强到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再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

    归纳不同时期促使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和平稳定;为躲避战乱,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江南统治者为壮大统治势力,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南迁农民同江南人民一道辛勤劳动,各民族之间不断融合及经济文化的交流,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方开发较晚,自然条件优越。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南方经济后来居上,超过北方,影响了古代政治重心和对外贸易的变化,甚至影响到今天。

  4.古代手工业简况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主要有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等,它的发展有三种主要形式: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古代手工业以农业为基础,又促进了古代商业的发展,呈现出许多特征。

经营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流通方式

地位

主要特征

官营手工业

官府直接经营的大规模生产(劳役制)

满足政府皇室需求,不计成本

不流通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

农业的补充与从属;多种经营形式并存;技术先进,产品精美;历史悠久,领先世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私营手工业

家庭小作坊发展为雇佣劳动

从事商品生产

在市场上流通

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

个体农户的副业

家庭消费,缴纳赋税

剩余部分出售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5.商业发展的线索

    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市场形成并繁荣。隋唐商业继续发展,城市中出现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中有店、柜坊。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在广大农村,出现草市。两宋时期打破市坊界限,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出现商人团体——商帮,涌现出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和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商品经济发展向农村延伸,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按照阶段归纳如下图:

 

三、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1.小农经济的特点及评价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它是古代农业经济最主要的生产模式,使中华文明延绵不断,领先世界。小农经济的特点和评价如下图示:

2.古代经济制度的特点

    经济制度是经济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影响了古代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有:农业是古代制定经济制度的重点;经济制度制定的宗旨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以户籍制度作为制定经济制度的依据;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古代经济制度的基础,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经济制度既制约土地兼并,又受制于土地兼并。古代赋役制度是土地私有制的产物,起到确立私人对土地占有的作用,但又受制于大土地所有制。

    土地和赋税、徭役制度构成古代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中国封建社会前期,赋役制度与土地制度并存;后期独立存在,并逐渐与土地占有结合。

  3.古代都城发展的特点

    都城在古代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都城的变迁受到社会环境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结合主要都城的发展状况,其演变特点主要有:(1)古代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军事上易守难攻的地区,如长安、洛阳、开封等。地理位置的变化先呈现出由西向东迁移的轨迹:镐京、长安→洛阳。后又呈现由北向南迁移的趋势:长安、洛阳→开封。(2)古代都城既是统治阶级的政治中心,又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这点同西欧社会早期封建国家都城只是政治中心、与商业和经济中心的城市分离有明显的区别。(3)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权和神权是社会统治的中心,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种社会状况反映在城市布局中,就是皇宫和宗庙居于城市的中心,作为商品交换场所的“市”在都城中则偏于一隅。古代都市的建筑布局,都是整齐划一,有纵贯全城的中轴线,两边是对称分布。(4)隋唐之前,古代都城的规划表现为封闭的棋盘形状,“坊”、“市”分开(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店铺全部集中在市里,是典型的封闭式市场模式。从宋都东京到明清都城北京,城市的布局呈现出开放式街道规划,市坊界限被打破,在交通便利的河两岸形成繁荣的商业活动场所。(5)古代都城随着封建国家的繁荣强盛,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国际性的大都市。如唐都长安、元大都等在经济文化交流中具有世界性的特点。

    总体来看,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的阶段;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影响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被史学家称为“资本主义萌芽”。但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微弱、稀疏;仅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且发展水平低,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总结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封建剥削沉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影响扩大再生产;

    2)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国内设立许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封建行会严格控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

    3)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在农村根深蒂固,成为商品生产难以突破的障碍;

    4)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着已经聚集起来的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投向土地,加强了封建经济;

    5)自然经济形态下,生产手段落后、分散保守,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积累,使旧的生产方式得以牢固、持久的保持。

    综上所述,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在经济上瓦解着封建经济基础;其次,在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再次,在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黄宗羲作为民主思想的代表,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总之,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经济上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