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信息

 

本讲教育信息

. 教学内容: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地球

 

.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2. 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3. 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4. 理解地球上的时区的划分,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

 

. 本讲重、难点:

重点:

1)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纬度,掌握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利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难点:

1)东西半球的划分。

2)利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 教学内容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二)地球仪

1.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在一定时期内可看作是不变的)

2. 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 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比较

11:经线与纬线的比较表

 

经线

纬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叫子午线

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与赤道平行的线)

特点

形状

半个圆,且都不平行

一个圆,且都平行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都相等(约2万千米

都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4. 纬度与经度的划分(见下图)

 

1-2:经度与纬度的比较表

 

起点线

度数划分

度数含义

代号

常用划分界线

纬度

赤道

0°纬线)

向南、向北各分作90°

当地纬线上的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北纬(N

南纬(S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30°、60°把地球划分为低、中、高纬度

经度

本初子午线

0°经线)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当地经线所在平面与本初子午平面的二面角

东经(E)西经(W

20°W160°E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5. 经纬网的综合应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常见的经纬网图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确定纬线与纬度

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

②确定经线与经度

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减少。

2利用经纬网判断地理区域

①掌握重要的经线、纬线所经过的主要政治区和地形区。

②大致勾画出与图中已知的经线、纬线相邻近的重要经线和纬线。

③进一步分析并判断图中经线、纬线所属的地理区域。

 

1-3: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纬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赤道(

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

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

北回归线(23°26´N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

南回归线(23°26´S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

北极圈(66°34´N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

南极圈(66°34´S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

30°N

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

30°S

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

60°N

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

60°S

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

90°N

北极点

位于北冰洋

90°S

南极点

位于南极大陆

 

1-4: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经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本初子午线

0°)

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

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西班牙、非洲西部

180°

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洲东部群岛

20°W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

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

160°E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洲东部群岛

120°E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的参照经线

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印尼、澳大利亚西部

 

3)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①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南北方向。

③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4)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及判断所示范围的大小

①同一经线上,跨纬度1°的弧长约是111km

②赤道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km;任一纬线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km×cos该地纬度

③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小。

④图幅相同的地图,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三)时区与日界线

1. 时区和区时

1)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每个时区内使用相同的时刻,不同的时区有不同的时刻。全球有24个区时(标准时)。  

2)时区的名称和分布:0°经线所在的时区(东经7.5°与西经7.5°之间)叫中时区(或零时区),由此向东,每隔经度15°,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中时区向西,每隔经度15,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经度7.5°,它们之间的钟点相同而日期不同。如图甲和图乙。

                                                                                                     

3中央经线和时区界线: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其他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倍数,即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15°×8120°)。      

4)时区和区时的区分:各时区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刻,作为全区各地统一使用的时刻,这种适用于同一时区的时刻,称为区时。区时和时区的含义是不同的。区时是时间概念,时区是空间概念。区时和时区是有联系的,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也就是说,两个时区之间有几条时区界线,它们之间的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它的区时较早。

5)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②求时区差: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区相加。

③求区时:在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东,所求地点在西,则用已知区时减去两地的时区差;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西,所求地点在东,则用已知区时加上两地的时区差,即东加西减。所以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比较西的时区区时要早,简言之:时刻上是东早西晚。

6)标准时: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绝大部分国家只有一个标准时,多采用这个国家东部时区的区时,也有采用半区时的国家,如印度等;少数大国有两个标准时,如中国、美国、俄罗斯等。注意一个国家的任何地区,所使用的时间都为标准时,除非有特别说明是所在时区的区时或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时例外。

7)北京时间:我国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度的地方时。注意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地方时,在有关日出日落时间的题目中多采用的是地方时。

8)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零度经线的地方时。

2. 地方时:

1)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2)地方时的计算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明确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迟是计算地方时的关键。

②明确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先确定对应点的时区,求出时区差。

③确定某一地点的地方时,该点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图中或题目条件中隐含的(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

④明确地方时的换算关系1小时/15°;4分种/1°;4/1′,“东加西减”。

⑤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24小时要加一天,相反,相减,不够减时,借24小时,日期相应退一天。

3. 日界线

1)日期的界线有两种:自然界线和人为界线。自然界线是某地区时间为24点(0点)。

2)人为界线是指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早的地点,东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晚的地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180°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见下图)

3)涉及日界线的计算问题要注意:

①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即180°经线。

②按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采用“东减西加”的原则。

③注意越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要注意星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年份的变化。

④确定某一日期所占比例的方法:

A. 今天范围的计算,采用的多为地方时。180度时间如果为T,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为T/124,旧的一天的范围为(24T/24。也可以把T转化为北京时间Q,即QT4

B. 如果使用区时,那么新的一天的范围可用时区数表示,时区数为180度经线的区时T0.5个时区。注意一般情况下没有24点,它可表示第二天的0点。

 

【典型例题】

1  图中,三点的地理位置分别是:A点经度      、纬度        B点经度      、纬度        C点经度         、纬度       

答案:A10°E23°26N)  B90°E,赤道)  C45°W66°34′)

 

2  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 一直向东走  

B. 一直向西走

C. 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 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解析:如果将地球近似地看作正球体,过地表两点和地心的平面与地表的交线为一正圆,该圆被地表这两点一般分为优弧和劣弧,其中劣弧为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因此,当这两点位于赤道或同一条经线(圈)上时,这两点的最短距离为赤道或该经线(圈)被这两点分割的劣弧长度。

答案:D

 

3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不同纬度所作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A. 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 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 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 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2)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A. 200千米    B. 700千米    

C. 400千米     D. 1400千米

3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 50千米     B. 100千米    

C. 300千米     D. 500千米

解析:本题的第(1)题要求学生对重要经纬线在中国的分布比较清晰,由图中的经纬线的位置,就可确定各点所代表的地形单元。第(2)题从图中可读出①山脉大致南北跨6个纬度(44°—50°),而一个纬度的距离是111 km,由此可估算出答案应为B。第(3)题先要估算50度纬线圈的周长,因为60度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一半,50度纬线的长度比60度纬线的长度略微长一些;从图中可看出L长约4度,即可求出答案。

答案:1B    2B     3C

 

4  200211209(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时为

A. 1919    B. 205

C. 1921    D. 2021

解析:根据经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可以判断长城站位于西四区,与北京相差12个时区,当北京时间为112019,长城站的区时为1921时。

答案:C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50分钟)

1. 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小于8500千米,无论从甲地到乙地,还是从乙地到甲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南走,后向北走。据此判断,甲乙两地可能同处在:   

  A. 赤道附近     B. 南极附近      C. 北极附近      D. 不可能有此情况

 

读下图,回答23题。

2. 属于南半球、西半球、太平洋的是                                     

    A. a    B. b    C. c    D. d

 

3. 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东北,丙地在丁地西南的是                       

    A. a    B. b    C. c    D. d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判断45题。

4. PQ线位于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南半球,西半球

C. 北半球,西半球          D. 南半球,东半球        

 

5. 下列四项,居于X地所在国的是                                     

A. 大堡礁      B. 泰姬陵      C. 好望角      D. 格林尼治天文台

 

6. 读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从①→②的方向是:向西南

b. 从③→④的方向是:先西南后西北

c. ①→②的方向同③→④的方向相同

d. ①→②的方向同③→④的方向正好相反

A. ab       B. bc         C. ac      D. bd

 

读下图,回答78题。

7. 甲地位于                                       

A. 大西洋  B. 非洲大陆  C. 印度洋   D. 南美大陆

 

8. 已知乙处的昼长为6小时,伦敦的地方时可能是(   

A. 18              B. 16:20

C. 13:40              D. 14:20

 

1989年中、美、苏、法、英、日六国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考察路线图,回答910题。

9. 当图中A点时间为1989121212时时,北京时间为            

A. 1214                                    B. 132

C. 122                                        D. 1314

 

10. 在上题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日、13日的范围相等            B. 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一半

C. 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3          D. 13日的范围是12日的一半

 

11. 有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20035171120分(区时)航行在图示海区内。若10分钟后该船通过了日界线,下列日期和区时在图示范围内不可能的是    

A. 5181030     B. 5181130

C. 5171130     D. 5161230

 

12. 根据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四点的经纬度:

A      ),B       ),C       ),D       )。

2ABCD四点分别位于哪个半球?

3A点位于C点的       方向。D点位于B点的          方向。

4ABCD四点各属于哪个时区?

A点属          B点属          C点属          D点属         

5ABCD四点各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A点属         B点属         C点属          D点属            

6ABCD四点中昼夜长短幅度最大的是         点。

 

13.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A点此时是           点钟。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                 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

3)此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了      个时区。

4)此时以                    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两天。

 


【试题答案】

1. B

 解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利用经纬线在地图上(特别是两极地区)辨别方向和计算距离的能力的单项选择题。根据所给条件“无论从甲地到乙地,还是从乙地到甲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南走,后向北走”,因此,甲乙两地必须在南极两侧相对应的两条经线上,从一地到另一地沿着经线走,才能经过南极点,并改变方向;且“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小于8500千米”,即小于南极与赤道之间的距离(约1万千米)。如果有一点离赤道较近,则另一点必须离南极点较近,不可能两地都在赤道附近。如果两地与南极的距离相等,即都不超过4250千米,也就是都小于与赤道的距离(超过5750千米),那么,都在南极附近是可能的,而都在北极附近则是不可能的(如两地都在北极附近,则走近路须先向北,然后向南,这与题目要求相反)。根据以上分析,只有B项才是正确的答案。

2. C         3. A      4. D    5. A

6. B

解析:从自转方向可判定此图为南极附近的俯视图,①→②是先向西南后向西北,③→④也是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7. A            8. B        9. B        10. C

11. C   解析:如图

12. 120°S110°W  50°S120°W  60°N170°E   70°N170°W

2AB位于南半球、西半球;CD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3)东南  西北

4)西7  西8  1l  西11

5)热带  南温带  北温带  北寒带 

6D

解析:甲图反映的是南半球西经度。判读乙图时注意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西经度,ABCD不在同一幅图中,可将它们转绘在同一幅图中后再进行判断,如图所示:

13. 14              212   22

321               4135°E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