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生物必修2期末复习
二、复习范围:
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五章
三、复习目标:
⑴遗传物质的探索、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
⑵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四、复习重点:
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五、复习难点:
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六、复习过程:
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9世纪末,生物学家通过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的研究,认识到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那么,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许多科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⑴ 格里菲思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发现
①活S菌注入小鼠体内,结果死亡。
②活R菌注入小鼠体内,结果成活。
③杀死的S菌注入小鼠体内,结果成活
④R型活球菌(无毒性)+有毒性的S型活球菌(加热杀死)小鼠死亡
有部分无毒性的R型活球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球菌,这些S型活球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活球菌
⑵ 艾弗里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
① 发现使R型活球菌转化为S型活球菌并不需要S型活球菌的完整细胞。
② 经过化学分析,他们发现构成S型活球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中,是S型活球菌的DNA使无毒性的R型活球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球菌,而S型活球菌的其它成分则不行。
③ 艾弗里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图解:
④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像DNA这样能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特定性状,并通过细胞增殖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物质,称为遗传物质(geneticmaterial)。
⑶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 T2噬菌体标记
1952年赫尔希(A. D. Hershey)和蔡斯(M. Chase)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
② 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放射性分布 |
子代噬菌体 |
结果分析 |
细菌细胞内 |
不含35S |
子代性状与亲代相同,该性状是由亲代的DNA决定的 |
细菌细胞内 |
含32P(1/2n个)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对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更有说服力
⑷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① RNA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只含有RNA的病毒也能够自我复制并繁衍后代
格勒和施拉姆(1956年)实验表明RNA起着控制性状的作用,而不是蛋白质。
病毒重建实验进一步证明,在只含有RNA而不含有DNA的病毒中,遗传物质是RNA。
② 实验陆续发现,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脑炎病毒、新城鸡瘟病毒也都不含有DNA,只含有RNA,RNA是这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这就进一步地表明,RNA是一些不含DNA的病毒的遗传物质。
③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DNA的结构
染色体的结构 DNA的复制)
⑴ 化学结构:DNA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成为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⑵ 立体结构
① 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③ 碱基排列在内侧;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④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和T之间形成2个氢键,G和C之间形成3个氢键。
⑶ 染色体的结构
染色质的基本成分主要包括DNA和组蛋白,此外还有非组蛋白和RNA。这些成分通过螺旋化和折叠,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家提出了从染色质到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长度改变:1→1/8200)。
核小体相互连接成的念珠状结构(1→1/7)螺旋化形成中空的螺线管(1→1/6) 超螺线管(1→1/40)超螺线管再进一步螺旋折叠则形成染色体(1→1/5)
⑷ DNA的复制(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确保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DNA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称为DNA复制。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分裂的间期。
①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米西尔森、斯塔尔证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实验(1957年)
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据此,可有目的的获得子一代、子二代细菌分析DNA。
材料 |
培养基 |
转入14N培养时间 |
提取DNA 放入有NaCl溶液的试管离心处理 |
链带分析 |
细菌 DNA (14N) |
14N培养基 DNA(14N)(对照) |
轻链(14NDNA) |
||
15N培养基 (DNA双链均为15N) |
0分钟取样(亲代) |
重链(15NDNA) |
||
20分钟取样(子一代) |
中链(14N/15N) |
|||
40分钟取样(子二代) |
中链 轻链 |
② 实验证明,在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又被称为DNA半保留复制。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
(5)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① 解旋 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等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
② 合成子链 以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
③ 新DNA分子的形成 子链与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新合成的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分别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DNA分子的复制是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利用细胞中的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能量和酶等,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精确地进行的。复制结束后,1个DNA分子就形成了2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6)DNA分子复制的条件 模板链、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TP、酶。
3.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的表达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⑴ 转录: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①转录的场所
在细胞的细胞核中
②转录的条件 a、模板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b、原料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即A、T、C、G)
c、酶
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d、能量 ATP提供能量
③转录的产物 RNA
信使RNA (mRNA) 转运RNA(tRNA) 核糖体RNA(rRNA)
④转录的结果 遗传信息由DNA传递给信使RNA。mRNA携带遗传信息由核孔进入到细胞质。
原核生物转录的mRNA直接用于蛋白质的合成。mRNA在完成转录前便开始在核糖体上翻译
⑵ 遗传密码子 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例如CAU或CAC编码组氨酸
①起始密码子
AUG不仅编码甲硫氨酸,同时也是真核细胞惟一的起始密码子。
②终止密码子
UAA、UAG、UGA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
③在全部的64个密码子中除3个终止密码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只有61个密码子负责20种氨基酸的编码。
⑶翻译 是一个严格按照mRNA上密码子的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为多肽链的过程
① 条件
mRNA——模板 mRNA分子有3个主要部分:领头序列,该序列向核糖体提供蛋白质合成起始的信息;编码序列,决定翻译过程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长度因其编码的蛋白质长度而异;结尾序列,结尾序列指示编码序列翻译的完成。
tRNA——运载工具 由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单链RNA构成:tRNA的一端携带一个氨基酸,另一端有相对应的3个特定碱基,这3个碱基只能专一性地与mRNA上相对应的3个碱基配对,称为反密码子;细胞中有许多tRNA,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运转1种氨基酸。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由大小两个亚基构成,有与mRNA结合的位置
多种酶——催化作用
多种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② 翻译过程
翻译过程分为起始、延伸和终止等阶段。
Ⅰ 起始阶段:mRNA、tRNA与核糖体相结合。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如AUG)位于核糖体的第一位置上。相应的tRNA识别并与其配对。
起始过程是核糖体、mRNA和tRNA三者结合的阶段。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相结合。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当tRNA运载一个氨基酸进入核糖体后,就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把转运来的氨基酸放在相应的位置上。
Ⅱ 延伸阶段:携带着特定氨基酸的tR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识别并进入第二位置。在酶的作用下,将氨基酸依次连接,形成多肽链。
肽链延伸过程比较复杂。当核糖体接受2个氨基酸后,随后第一个tRNA离开核糖体,核糖体在mRNA上会向前移动3个碱基的位置,第二个tRNA前移到第一位置上,其携带的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通过肽键与前一个氨基酸连接起来。mRNA上空出来的第二位置为接受新运载来的氨基酸做好准备。上述过程往复进行,肽链不断延伸。
Ⅲ 终止阶段:识别终止密码子,多肽链合成终止并被释放。
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一旦遇到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UAG、UGA、UAA),翻译即自行停止。
多肽链合成以后,从核糖体上脱离,再经过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4)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在遗传学上,把遗传信息的传递叫做信息流。信息流的方向可以用科学家克里克1958年提出的“中心法则”(如图)来表示。
中心法则
① 中心法则认为
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完成DNA的自我复制过程,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② 1970年泰明(H.
M. Temin)等在RNA肿瘤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它是以RNA为模板,催化合成DNA的酶。这说明细胞中遗传信息也可以从RNA传递给DNA。上述逆转录过程以及RNA自我复制过程的发现,补充和发展了中心法则,使之更加完整。
③ 中心法则认为mRNA的碱基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但是某些肽类抗生素(如短杆菌肽等)并非是在mRNA的指导下合成的,而是由短杆菌肽合成酶按顺序吸附了相应的氨基酸排列在酶分子表面,然后使其发生缩合反应而合成新蛋白质。
(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基因型)是生物体内在的遗传基础,是性状表现必须具备的内在因素。生物体的一个性状有时还受多个基因的影响(如玉米叶绿素的形成至少与50多个不同的基因有关),而有些基因还会影响多种性状(如决定豌豆开红花的基因也决定其结灰色的种子)。
4.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重组DNA技术)
⑴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等。
① 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Ⅰ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的一条多肽链上的氨基酸组成发生了变化(谷→缬)
Ⅱ DNA测序发现,决定血红蛋白的相关基因也发生了变化(CTT→CAT)。
Ⅲ mRNA上的密码子;GAA→GUA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
|
红细胞 |
氨基酸 |
mRNA |
基因碱基序列 |
最终原因 |
正常人 |
圆饼状 |
谷氨酸 |
GAA |
CTT |
基因中个别碱基种类改变 (T→A) |
患者 |
镰刀型 |
缬氨酸 |
GUA |
CAT |
② 基因突变的原因
自发突变:在没有人为因素的干预下,基因产生的变异称为自发突变。
人工诱变:在人为因素的干预下,基因产生的变异称为人工诱变
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激光等)、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以及生物因素(如病毒、细菌等)来处理生物,会使生物发生突变的频率大为提高。
③ 基因突变一般具有发生频率低、方向不确定和随机发生等特征。
⑵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
a. 鸡冠形态遗传
鸡冠的形态是由两对基因决定的。若玫瑰冠鸡和豆冠鸡交配,则子一代全部是胡桃冠鸡。如果子一代胡桃冠鸡相互交配,子二代出现了4种不同的性状。
鸡冠形态遗传 |
基因型决定鸡冠形态 (基因互作导致新性状) |
|||||
P |
RRpp(玫瑰冠) ×rrPP(豆冠) |
|||||
F1 |
RrPp(胡桃冠)(自交) |
胡桃冠 |
R、P基因相互作用 |
|||
F2 |
R_P |
R_pp |
rrP |
rrpp |
单冠 |
r、p基因相互作用 |
胡桃冠 |
玫瑰冠 |
豆冠 |
单冠 |
玫瑰冠 |
R_pp(R存在) |
|
9/16 |
3/16 |
3/16 |
1/16 |
豆冠 |
rrP (P存在) |
① F2出现亲代没有的性状——胡桃冠(R、P基因相互作用)、单冠(r、p基因相互作用)
② F2性状分离比9︰3︰3︰1形成原因是基因互作。
b. 基因的自由组合能产生与亲代不同的基因型,是可遗传的变异的重要来源
① 孟德尔豌豆实验:黄圆×绿皱→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② 鸡冠形态遗传:玫瑰冠 ×豆冠→胡桃冠
胡桃冠×胡桃冠→胡桃冠、玫瑰冠、豆冠、单冠
⑶ 同源染色体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形成基因重组
这种类型的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基因的组成和排列次序的改变,从而可能出现新的性状。
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示意图
可见,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一样,既是生物进化的源泉,也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⑷ 重组DNA技术 重组DNA技术是指将从一个生物体内分离得到或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后者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或表达所需要的产物的技术
1973年,美国科学家科恩等将两种不同生物的DNA分子进行体外重组,并首次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
① 重组DNA,需要有能在特定位置上切割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和能将DNA片段连接起来的DNA连接酶。
② 重组DNA技术的一般过程(重组DNA技术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
Ⅰ 分离目的基因
从生物细胞内直接分离或人工合成,获得目的基因。
Ⅱ 选择基因工程载体
运载目的基因需要载体,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等。
Ⅲ 体外重组DNA 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的目的基因和载体,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形成重组DNA。
Ⅳ 导入目的基因
将带有目的基因的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Ⅴ 筛选、培养受体细胞
筛选并大量培养已获得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
Ⅵ 目的基因表达
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产生蛋白质。
5. 关注人类遗传病(概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方法有所了解)
(1)人类基因遗传病
病例 |
主要症状 |
病因 |
|
显性遗传病 |
软骨发育不全 |
上臂和大腿短小畸形,腹部隆起 |
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导致长骨两端的软骨细胞形成出现障碍 |
抗维生素D佝偻病 |
X型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 |
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引起患者对钙、磷吸收不良,导致骨发育障碍 |
|
隐性遗传病 |
苯丙酮尿症 |
智力低下,头发发黄,尿中因含有苯丙酮酸而有异味 |
常染色体上缺少控制合成一种酶的正常基因,导致苯丙氨酸转变为苯丙酮酸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性肥大型) |
肌肉萎缩无力而行走困难,患病后期腓肠肌组织被结缔组织替代而呈假性肥大 |
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引起的患者肌肉发育不良,导致肌肉功能障碍 |
① 多基因遗传病 由多对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被称为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已发现的多基因遗传病有100多种,如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② 单基因遗传病
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被称为单基因遗传病。已经确定的单基因遗传病大约有6500多种。
⑵ 人类染色体遗传病
当人的染色体发生异常时,也会引起相应的遗传病。目前,已经确定的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已经超过100种(如先天智力障碍)
⑶ 环境中的“三致”因子
环境中有害的理化因素对人体的遗传物质能造成毒理效应。环境中能导致这些遗传毒理效应的因素称为“三致”因子。
① 致突变因子
致突变因子是指能引起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因子。它能干扰或破坏DNA的复制或修复,引起DNA分子损伤,进而诱发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疾病和肿瘤的发生。环境中的致突变因子有物理、化学、生物因子。化学因子如化工原料、化工产品、食品添加剂、农药、药品以及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这些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② 致癌因子
致癌因子是指环境中的许多能导致细胞癌变的因子。有统计表明,人类癌症中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90%。经分析,苯妥英钠、非那西丁、睾丸甾酮等药物,芥子气、联苯胺、异丙油等化工原料,煤烟、石棉等工业污染物,都是致癌因子。
③ 致畸因子
致畸因子是指环境中能够导致先天畸形的因子。先天畸形是指出生时即存在的各种身体形态结构(包括外部和内部)上的异常。先天畸形的病因学分析表明,遗传因素仅占全部病因的1/3,包括一些单基因遗传病,如短指、多指等显性遗传的畸形和先天性聋哑等隐性遗传的畸形,无脑儿、先天性心脏病等多基因遗传的畸形,以及先天智力障碍等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畸形。致畸因子有微生物感染(如妊娠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致畸药物(如扑热息痛、安定等在妊娠前3个月内有致畸作用)、辐射损伤(如妊娠1~2个月内X光照射可引起50%婴儿出现小头畸形或智力低下畸形),另外孕妇过量饮酒可能导致胎儿智力发育低下等畸形。
在致突变过程中主要受损伤的是生殖细胞,在致癌过程中主要受损伤的是体细胞,在致畸过程中主要受损伤的是胚胎细胞。
⑷ 遗传咨询及婚检
① 遗传咨询是指应用人类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对遗传病进行确认并解答遗传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各种疑难问题,并在权衡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各种利弊的基础上,对其婚姻、生育、治疗和护理等各方面给予医学指导,以求降低遗传病患儿的出生率,减少家庭和社会在遗传病患者身上的花费,提高民族健康素质。
② 婚检是保障夫妻双方和下一代健康以及提高人口素质的大事。
6. 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的理论
进化论提出者 |
主要观点 |
相同点 |
局限性 |
拉马克 |
用进废退学说 |
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强调生物是从低等向高等渐进进化的 |
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生物的获得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 |
达尔文 |
自然选择学说 |
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没有科学的解释。进化的原因局限于个体水平 |
|
杜布赞斯基 |
现代达尔文主义 |
进化的原因侧重于个体、群体即宏观水平 |
|
木村资生 |
分子进化中性学说 |
直接从分子水平揭示了进化的规律,比较完善 |
【典型例题】
1. 下列碱基组成肯定不是密码子的是
A. AGC B. CCU C.
UGA
D. ATG
答案:D 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mRNA中没有T这种碱基,所以ATG不是密码子。
2. 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3次后含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 1/2 B.
1/
答案:B 一个亲代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共产生23=8个新的DNA分子,而亲代被15N标记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位于两个子代DNA中,所以2/8=1/4
3. 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成mRNA的DNA分子分别至少含有碱基
A. 3000个和3000个
B. 1000个和2000个
C. 2000个和4000个
D. 3000个和6000个
答案:D 有这样的关系:DNA上的碱基个数 6
Y Y=6000
mRNA上的碱基个数 3
X X=3000
氨基酸的个数
1
1000
4. 某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开展了色盲普查活动,他们先从全校的18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80名学生(男女生各一半)作为首批调查对象,结果发现有女性色盲患者3人,男性色盲患者8人,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13人。那么,在该校全体学生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 )
答案:B 由于Y染色体上无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致病基因总数为3×2+8×1+13=27(个),而基因总数为90×2+90=270(个),因而求得该人群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27/270×100%=10%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
第一卷
一、单选题(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2.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4. 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5.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植株占植株总数的( )
A、1/4 B、1/
6.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
A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C. 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7. 下列基因型中哪一项是纯合体( )
A. BbDD B. DdCc C. EERr D. AAbb
8. 互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没有下列哪项特征( )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在四分体期共用一个着丝点
C、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
9. 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
A. A与b B. Y与y C. E与E D. f与f
10.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
A、DNA分子的复制 B、着丝点的分裂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D、出现四分体
11. 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的场所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睾丸
12. 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
A、46、23、23 B、46、46、23
C、0、46、0 D、0、46、23
13. 下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
A. 卵原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C. 次级卵母细胞 D. 卵细胞
14. 母马的体细胞有染色体64条,公驴的体细胞有染色体62条。母马与公驴杂交的后代骡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
A、61 B、
15. 两株高果南瓜杂交,后代中高果和矮果的比例为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 GG×gg B. GG×Gg C. Gg×Gg D. gg×gg
16. 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B、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
C、一个种群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D、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17. 人、噬菌体、禽流感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 )
A. 4、4、5 B. 5、4、
18.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 DNA是遗传物质
C.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蛋白质和DNA是遗传物质
19. 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
A.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B. 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
C. 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20.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
21. 一个由N15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4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
A. 1/4 B. 1/
22. 基因重组的过程发生在( )
A. 减数分裂过程中 B. 有丝分裂过程中
C. 受精作用过程中 D. 不同品种嫁接过程中
23. 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有( )个
A. 60
B.
24.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 、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 ,DNA 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 生物的传宗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C. 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
D. 三者能复制、分离和传递
25.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指( )
A. DNA 分子的片段联 B. 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 DNA 分子的一条链 D. 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26. 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是指( )
A. DNA一条链上相邻的3个碱基 B. 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C. t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 D. DNA分子上3个相邻的碱基对
27. 某蛋白质由65个氨基酸组成,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有 ( )
A. 390个 B. 195个 C. 65个 D. 260个
28. 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 )
A. 脱氧核糖和鸟嘌呤 B. 核糖和脲嘧啶
C.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D. 核糖和胸腺嘧啶
29. 真核生物染色体中DNA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 )
A. 复制 B. 转录 C. 翻译 D. 转录和翻译
30. 已知某物种的细胞中含有2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含有24000个碱基,由这2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含有( )种氨基酸。
A. 8000 B.
31.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 .24%,72% B. 36%,64% C. 57%,43% D. 60%,40%
3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工作是测定基因组的整体序列,其序列是指( )
A. DNA的碱基排列顺序 B. 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 t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D. 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33.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后形成( )
A. DNA、RNA、蛋白质 B. DNA、RNA、氨基酸
C. RNA、DNA、核糖 D. RNA、DNA、脱氧核糖
34. 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与染色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基因与染色体毫无关系
C、一个基因是由一条染色体构成的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35. 下列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的新品种的是( )
A、耐寒的小黑麦 B、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
C、太空椒 D、试管牛
36. 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结实率低,发育迟缓 ②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 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④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⑤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37. 某种生物甲植株的基因型是YyRr,甲与乙植株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它们的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是3:3:1:1,则乙的基因型是( )
A、YyRr B、yyrr C、Yyrr或yyRr D、YyRR
38. 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叶生长在水中呈丝状,长在水面上呈扁片状,水毛茛叶的这种性状变异说明( )
A. 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B. 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
C. 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 D.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39. 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视觉都正常,则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
A、祖父 B、外祖母 C、外祖父 D、祖母
40. 以性染色体为XY的体细胞核取代卵细胞核,经过多次卵裂后,植入母牛子宫孕育,产生的牛犊为( )
A、雌性 B、雄性 C、性别不能确定 D、雌雄比例为1:1
41. 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最可能在( )
A. 常染色体上 B. Y染色体上 C. X染色体上 D. 线粒体中
42. 一种植物只开红花,但在红花中偶然出现了一朵白花,若将白花种子种下去,它的后代都开白花,其原因是( )
A、自然杂交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43.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其原因是( )
A、能产生大量有利变异 B、发生的频率大
C、能产生新基因 D、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44.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新物种的形成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突变,选择和遗传的综合作用
C、用进废退的结果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的综合作用
45. 狮子和斑马通过捕食关系进行着
A、相互选择 B、相互竞争 C、食物交流 D、能量交流
46. 由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的生物体为( )
A、六倍体 B、三倍体 C、二倍体 D、单倍体
47. 正常的男性体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可以表示为44+XY,则21三体综合症的女患者的体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可以表示为( )
A、44+XX B、44+XXY C、45+XY D、45+XX
48. 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有关的是( )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C、个别染色体增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9. 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子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
A、单倍体 B、二倍体 C、多倍体 D、杂交种
50. 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由于 ( )
A. 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
B. 长颈,长腿者比短颈短腿者有较佳的生存机会
C. 长颈,长腿者影响了遗传基因
D. 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达时受到环境的影响
第二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1. (10分)以下是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图解,请回答:
(1)图中箭头代表的过程分别是: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
(2)在细胞内,DNA复制的场所是______ 。完成③过程的细胞器是______ 。
2.(12分)番茄果实的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果实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分析回答:
实验组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果 |
黄果 |
||
1 |
红果×黄果 |
492 |
504 |
2 |
红果×黄果 |
997 |
0 |
3 |
红果×红果 |
1511 |
508 |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这一结论如果是依据实验2得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依据实验3得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分)图中甲、乙、丙3幅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两对染色体)的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
时期。
(2)乙图表示
时期。
(3)丙图表示
时期。
(4)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细胞。
(5)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细胞
4、(8分)完成下列基因工程操作的常规方法概念图:
用( )提取目的基因
用( )连接目的基因
用特殊的( )将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获得转基因生物
( )
5、(10分,每个得分点2分)下图为一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II3为白化病患者。分析回答:
⑴I1、II2的遗传分子组成是 、 。
⑵II4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 或 ,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
⑶I1、II2再生一个II5,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C |
C |
B |
B |
B |
D |
D |
B |
B |
D |
A |
B |
C |
C |
C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B |
B |
B |
D |
B |
B |
A |
C |
C |
D |
B |
A |
B |
C |
D |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答案 |
D |
A |
A |
D |
B |
B |
C |
D |
B |
B |
C |
B |
C |
D |
A |
题号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答案 |
D |
D |
B |
D |
B |
|
|
|
|
|
|
|
|
|
|
二、填空题
1. (1)转录 逆转录 翻译 (2)细胞核 核糖体
2. (1)红果 纯合的亲本杂交F1代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杂合亲本杂交显性和隐性表现型比例是3:1 (2)Aa×aa AA×aa Aa×Aa
3.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有丝分裂后期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体 (5)精细胞或极体
4. 限制酶 DNA连接酶 运载体 目的基因的检测
5. (1)Aa Aa (2)AA或Aa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