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信息

 

本讲教育信息

. 教学内容:

第三节  生态系统

 

. 学习内容:

本讲学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能熟练掌握各种相关计算,并在此基础上理解能量流动的意义;理解物质循环的特点以及与能量流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

 

二.   学习重点:

1.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3. 理解物质和能量流动间的相互关系

 

三.   学习难点:

1.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

2. 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物质的可重复利用是生物的——繁盛的基础

 

四.   学习过程: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 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 能量流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

除了极少数空间外(化能自养生物)

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能量都来自太阳能

总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途径:通过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流动图解:

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

能量转换:

太阳能——→化学能——→热能等

(无机环境) (生物)  (无机环境)

能量流动特点:

1)单向流动: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流向其他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2)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10% ~ 20%

3)能量流动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塞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分析,1942年,美国,林德曼

能量金字塔: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形成一个金字塔形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的地方

2)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例如:根据草场的能量流动特点,合理确定载畜量,保持出产品的持续高产

作物秸杆做饲料,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沼气作燃料,沼渣作肥料,实现能量多级利用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概念: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不断进行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圈

物质: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

循环特点:全球性、可重复利用

2. 碳循环: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形式:二氧化碳

大气中二氧化碳生物体大气

碳循环现状:

3.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特点不同:

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能量流动在各营养级逐级递减、单向流动

关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

能量是动力,使物质能不断循环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概念:

1)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能力

3)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2. 内容:

抵抗力稳定性:

成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影响因素:

特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总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例如:

生态系统稳定性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苔原生态系统

恢复力稳定性:

控制污染排放→自身净化→系统恢复原状

两者的相互关系: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关系。

如:

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低

草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高

3.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根据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如:种植防护林、避免过量砍伐、控制污染排放

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流动的过程,其实总是同时伴随着信息的流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之间发生着复杂的信息联系,动物与植物之间也有着不同形式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之间都伴随着信息的流动。整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和物质流的行为由信息决定,而信息又寓于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之中,物质流和能量流是信息流的载体。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之所以能组成一个相互协调的整体系统,除了依靠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以外,也同各种物理因子、化学物质所携带的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作用是分不开的。自然界中,一切生物都是与周围的环境同处于一个生态系统里,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都随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调节好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的关系,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状态,使自然界最大可能地维持人类的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 能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的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以上都是

2.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最好就是能量流向农作物,除草就是调整(   

A. 作物与杂草间的稳定性

B.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D. 水肥的使用效率

3. 在某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有多少流向第五营养级(   

A. 1/1000       B. 1/100        C. 1/125      D. 1/10

4. 从理论上讲,对于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的生态系统,仍需要提供(   

A. 能量        B.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5. 生物圈二号是一个(   

A. 孤立系统    B. 封闭系统     C. 开放系统   D. 人工系统

6. 在某一动植物种类丰富的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基本保持稳定,那么下列哪一项与之不符(   

A.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B. 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

C. 各类生物所含有的能量值基本不变

D. 各种群的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

7. 根据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回答问题

1)若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9.3×109KJB生物种群的总能量是3.1×108KJ,从理论上推算,A生物种群的总能量最少为__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E生物种群的能量除了图中所示的分配外,其余的能量还有哪些途径?

3)若B种群生物大量减少,CD种群将如何变化?

4)假设这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若是草原沙漠化日趋严重,那么CD生物的奔跑能力将__

8. 在如下图3所示的食物网中,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多少千克?

3

9. 已知在如下图4所示的食物网中,C生物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A生物直接供给C生物的比例为x,则按最低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A生物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

4

10. 有一食物网如下图5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量为5.8×109kJB种群干物质量为1.3×108kJ,则A种群干物质量的值至少是_____________

5

 


【试题答案】

1. D    2. C    3. C    4. A    5. B    6. D

7. 6.2×107KJ    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被消耗;一部分随遗体、残枝等被分解者释放   先增加、后减少、最后恢复稳态           加强

8. 3250kg

9. y100a90ax

10. 4.5×107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