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中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二、学习目标
1、说出空气的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用途;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3、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4、认识溶解现象、知道常见溶剂。了解结晶现象,能说出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5、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知道一些常见合金和一些常见金属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金属锈蚀的原因,知道一些防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6、知道常见酸、碱、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学会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以及稀释溶液的方法
7、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8、知道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的生活的重要性。
三、全面突破
知识专题(一):地球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方法、原理:在密闭容器中利用某些物质消耗氧气而又不产生气体,结合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测量前后体积的差值即为氧气的体积。
实验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反应物的选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能与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是气体,且该物质与氧气反应要充分。
②装置的选择:装置要密闭,压强改变时易于观察记录。
③当冷却至室温时观察现象。
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①空气质量报告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②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③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主要的措施是消除污染源(如煤的燃烧、汽车尾气、工厂排出的废气等);对污染物进行治理——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回收、利用。
A. 植树造林;
B. 不烧散煤,改烧型煤;
C. 将煤进行脱硫处理,不产生二氧化硫;
D. 对工厂产生的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E. 汽车尾气达标排放,或改善汽车能源结构;
F. 使用洁净能源。例如:太阳能、水能、潮汐能、电能、地热能、风能。
(二)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和固氧都是淡蓝色的。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1)与非金属反应
如:① C+O2CO2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②4P + 5O2 2P2 O5
现象: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③2H2+ O22H2O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
(2)与金属反应
①2Mg + O2 2MgO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②3Fe + 2O2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③ 4Al+3O22Al2O3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④2Cu +O2Δ2CuO 现象:红色的铜表面逐渐变成黑色。
(3)与化合物反应
①2CO + O2点燃2CO2 ②CH4 + 2O2点燃CO2 + 2H2O
③
3、氧气的用途:
①供给呼吸,如: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太空航行等。
②支持燃烧:氧炔焰切割和焊接金属、火箭发射的助燃剂等。
4、氧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此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
(2)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H2O2 2H2O + O2↑
②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
▲收集装置:(验满)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③操作步骤:检、装、收
④验证: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催化剂:
“一变”指: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加快或减慢)
“二不变”指:催化剂的质量及化学性质不变
(4)其他制氧气方法:
2KMnO4加热K2MnO4+ MnO2+
O2↑ 2KClO32KCl + 3O2↑
(三)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的固体称为“干冰”。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通常情况下,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②跟水反应:CO2+
H2O=H2CO3(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H2CO3=CO2↑+
H2O
③与碱反应: CO2
+ 2NaOH == Na2CO3+H2O CO2 + Ca(OH) 2== CaCO3↓+H2O
④与碳反应:CO2 +C2CO
3、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
4、二氧化碳的制法
(1)工业制法:CaCO3CaO + CO2↑
(2)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CaCO3+2HCl==CaCl2+ H2O+
CO2↑
②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原因、验满)
③操作步骤:检、装、收
④验证:向集气瓶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典型例题】
例1、某班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迅速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未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伸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实验中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偏低,造成实际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1)药品(红磷)太少,不能把氧气用完;(2)装置密封不好,有气体进入了;(3)装置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进行读数。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比实际结果偏高,可能是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造成的。所以答案选D选项。
答案:D
例2、下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气体,据图回答问题:(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蝗虫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
(1)该装置可测定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O2的速率还是释放CO2的速率?_____。
(2)15分钟后,U形管左右两侧的管内液面位置有何改变?_________________。
(3)B瓶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CO2不能供给呼吸、作为非金属氧化物可以和碱溶液起反应的化学性质,是一道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其他学科的综合性题目,不但考查了CO2的性质,同时也考查了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理的压强问题。A瓶中蝗虫吸入O2呼出CO2,CO2即被NaOH溶液吸收,而B瓶中蝗虫既不呼吸也不腐烂,既不吸收O2也不会放出CO2,气体的量不变,压强也不变。A瓶中O2渐少,呼出的CO2又被吸收,因此压强变小,故出现U形管中液面左升右降的情形。
答案:(1)吸收O2的速率(2)左升右降(3)作对照
知识专题(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一)水
1、自然界中的水
(1)纯水与天然水: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构成粒子是水分子,是纯净物;天然水(例如矿泉水、河水、海水等)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是混合物。
(2)硬水与软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①二者鉴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产生浮渣的是硬水。
②硬水软化:煮沸、蒸馏
2、水的净化:吸附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
3、水的组成
①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
水通电(正极O2,负极H2
,体积比1:2)
2H2O
2 H2 ↑+ O2 ↑
②水的组成
4、水的污染和防治
水的主要污染源
水污染的防治
(二)溶液
1、组成
▲溶质与溶剂的判断:
体系 |
|
溶质 |
溶剂 |
气+液 |
|
气体 |
液体 |
固+液 |
|
固体 |
液体 |
液+液 |
无水 |
量少 |
量多 |
有水 |
非水物 |
水 |
2、基本特征——均一性和稳定性
3、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注意:讲溶液饱和或不饱和,一定要指明温度和溶剂质量。讲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要强调溶质。
两者转化一般方法:
4、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含义:四要素:温度、
表示:溶解度曲线
影响因素:温度
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5、结晶
结晶的方法:蒸发结晶、降温结晶
6、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要求: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典型例题】
例3、2007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是( )
A.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
B. 水中Ca2+、Mg2+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C. 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D. 含汞、镉、铅的电池会造成水和土壤的污染,所以应倡导废旧电池的统一回收处理
解析:考查硬水与软水的一些知识。
答案:B
例4、某自来水厂将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流程如下:
(1)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在乡村没有活性炭,常加入
来净水。
(2)实验室中,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
。
(3)若该地区源水中含有较多的MgCl2,请写出在源水处理流程中加入CaO时有关化学方程式:① ;②
解析:考查硬水与软水、海水沉降的内容。
答案:(1)吸附杂质 明矾 (2)蒸馏
(3)CaO+H2O=Ca(OH)2 Ca(OH)2+MgCl2=Mg(OH)2↓+CaCl2
知识专题(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是固体(除汞外)、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热和电的良导体(用作加热器具和导线),有延展性(能展成薄片、拉成丝)、密度大、硬度大、熔点高等共性,但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别。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的反应
2Mg+O2 2MgO 4Al+3O22Al2O3 3Fe+2O2 Fe3O4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空气中的O2和H2O共同作用会生成暗红色的疏松的铁锈;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2、与酸反应:活泼金属+酸→盐+氢气 如:Fe + H2SO4 = FeSO4 + H2↑
3、与某些盐溶液反应:金属 + 盐新金属 + 新盐
如:Fe+ CuSO4== Cu+ FeSO4 Cu
+ 2AgNO3===2Ag+ Cu(NO3 )2
(三)金属的冶炼
1、常见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
2、铁的冶炼:
主要反应原理: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夺取铁矿石里氧化铁中的氧,将铁还原出来:
Fe2O3+3CO2Fe+3CO2
(四)合金
生活中大量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1、合金与纯金属相比较:性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金属在熔合了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后,不仅组成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如: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们的金属;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一般强于组成它们的金属。
2、不同的用途需要不同性能的金属,例如,制造飞机机翼的金属,需要坚硬而质轻;用于制造切割工具的金属,需要有很大的硬度;制造电灯丝的金属,熔点要高;制造保险丝的金属熔点要低;制造化工设备的金属要耐腐蚀等。
3常见的合金: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等
铁合金
(五)金属资源的保护
1、由于金属制品的腐蚀、损坏和自然淘汰,每年都有大量的废旧金属产生。这些金属如果弃置,既造成环境污染,又浪费了有限的金属资源。
2、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①节约金属资源②节约能源③降低金属制品的生产成本④可减少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3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
①防止金属腐蚀;②回收和利用废旧金属;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
④开发和使用新的代用品,如:塑料。
【典型例题】
例5、铜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金属。金属钛(Ti)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是21世纪最重要的金属之一。
(1)为探究铝、铜、钛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 先用砂布将金属表面擦光亮。② 将大小厚薄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盛有同浓度同体积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如下的现象:
依上表现象推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三种金属的性质或用途等回答下列问题:
① 高层建筑常采用铝合金门窗而不采用铁门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产生了少量绿色物质,经查阅资料得知该物质为铜锈,又俗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用你学过的一种常见物质__________(填名称)通过化学反应帮小林同学除锈。
③ 钛和钛合金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等,即使把它们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这说明金属钛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性。
解析:(1)在同浓度同体积盐酸中,大小厚薄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反应现象不同,不难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依据这一观念和相关知识就可顺利作答。该题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的实际,将考查目标定位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答案:(1)铝、钛、铜(填元素符号也可)
(2)① 铝的密度小,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防止铝进一步被氧化,美观等(答对前两点就可得分);② 稀盐酸或稀硫酸;③ 抗腐蚀。
例6、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每种方案所需试剂如下(反应所得的产物可用作试剂进一步反应),不可行的方案是( )
A. 锌、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B. 铁、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
C. 锌、铜、硫酸亚铁溶液
D. 铁、铜、硫酸锌溶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靠前的金属能把相对靠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A组中锌既能置换出铁,也能置换出铜,而铁又能把铜置换出来,故可验证三者顺序;B组中铁只能置换出铜,不能置换出锌,也可验证三者顺序;C组中锌能置换出铁,铜不能置换出铁,也能验证三者顺序;D组中铁、铜均不能置换出锌,所以无法验证三者顺序。
答案:D。
知识专题(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一)常见酸、碱的性质和用途
1、盐酸和硫酸的物理特性和用途:
盐酸和硫酸的物理特性:
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
硫酸(H2SO4)浓硫酸有吸水性
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物理特性和用途
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物理特性:
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
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用途:
NaOH: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
Ca(OH)2:建筑业:与粘土、沙子混合制成三合土,砌砖、抹墙。
工业:制取氢氧化钠
农业:改良酸性土壤,与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3、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H+)
碱的通性(OH-)
①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①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②氢前的金属+酸→盐+H2 ↑
(注意: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
应不生成氢气,生成水)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②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③碱+酸→盐+水(“中和反应”)
⑤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④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碳酸盐+酸→盐+H2O+CO2↑)
(其中①②④项的碱必须可溶于水)
4、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用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的pH溶液里才能进行;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情况。
5、常见酸、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注意事项
(1)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浓硫酸时应十分小心。在稀释浓硫酸时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2)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氢氧化钙对皮肤、衣服等也有腐蚀作用,使用时也应注意安全。
(二)常见的盐
1、盐的化学性质
⑴金属1+盐1→金属2+盐2
⑵酸1+盐1→酸2+盐2
⑶盐1+碱1→盐2+碱2
⑷盐1+盐2→盐3+盐4
2、生活中常见的盐
|
氯化钠 |
碳酸钠 |
碳酸氢钠 |
碳酸钙 |
俗名 |
食盐 |
纯碱、苏打 |
小苏打 |
石灰石主要成分 |
化学式 |
NaCl |
Na2CO3 |
NaHCO3 |
CaCO3 |
用途 |
重要的调味品; 配制生理盐水; 腌渍食品; 化工原料 |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造饮料;灭火器里产生二氧化碳的原料。 |
大量用于建筑业 |
(三)化学肥料
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种类 |
作用 |
举例 |
氮肥 |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可促进植物枝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
(NH4)2SO4、NH4NO3、NH4Cl、NH4HCO3、NH3·H2O、CO(NH2)2 |
磷肥 |
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能促进根系发达,增强抗寒能力,使穗粒增多、饱满。 |
磷矿粉[主要成分Ca3(PO4)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Ca(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Ca(H2PO4)2]等。 |
钾肥 |
钾能保证植物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使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并促进淀粉和糖的生成。 |
K2SO4、KCl、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 |
复合肥 |
能同时供给作物几种营养成分 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 |
KNO3、NH4H2PO4、KH2PO4等。 |
(四)有机物
1、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以及有机物和含碳化合物的关系
2、几种重要的有机物
(1)甲烷CH4(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最简单的有机物。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有可燃性:CH4 + 2 O2 CO2 +2
H2O
现象:火焰明亮,呈蓝色,放出大量热
(2)乙醇(俗名:酒精,C2 H5 OH)无色液体,易挥发,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
酒精燃烧C2H5OH + 3 O2 2 CO2 + 3 H2O
甲醇(CH3OH)有毒,不能饮用,饮用后使人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使人死亡。
(3)煤(主要含碳元素,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主要含碳元素、氢元素,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三种最重要的矿物燃料,都是混合物
【典型例题】
例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裹在皮蛋壳外固体的成分,从资料和网上查找到腌制皮蛋的原料和方法,发现多是将灰料(一般含生石灰、纯碱、草木灰、食盐等)用水调成糊状,敷于蛋上,密封保存。下面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并协助完成相关实验。
(1)向烧杯中加入研碎的皮蛋壳外的固体,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
(2)为分析上述烧杯内的溶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质,同学们继续进行探究。
①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食盐等氯化物,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出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从烧杯中取出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于是认为使溶液呈碱性的就是NaOH等碱类物质,你认为乙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___。为确证溶液中含有NaOH等碱类物质,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性实验题,由灰料的成分可以看出,生石灰溶于水后会生成微溶物Ca(OH)2,而溶解的Ca(OH)2可与纯碱(Na2CO3),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反应生成难溶的CaCO3沉淀,故(1)中可能的固体应为CaCO3和Ca(OH)2;Cl-的检验应用AgNO3和稀HNO3;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冒气泡;Na2CO3和NaOH的水溶液都显碱性,因此在检验NaOH时,应先除掉Na2CO3,以免干扰。
答案:(1)CaCO3和Ca(OH)2 (2)①加入AgNO3和稀HNO3; ②CO32-
③不正确 Na2CO3和NaOH的水溶液都显碱性 取出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直到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再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例8、向盛有一种无色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另一种无色溶液,生成了一种白色沉淀。试根据你学过的酸、碱、盐的性质,推测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哪几种物质?相应参加反应的两种无色溶液各是什么?(写出三种推测)
解析:题目考查的虽是基本的化学知识,但却具有很高的开放度。初中学过的白色沉淀很多,如BaSO4、AgCl、CaCO3、BaCO3、Mg(OH)2等,这些沉淀大多是通过复分解反应,反应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的,以此为线索,可以找到生成这些白色沉淀的无色溶液组合会很多。所以,本题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答案。知识容量大,但题目难度不大,可以充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答案:
四、考场清单
本专题知识内容多,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知识点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始末,在历年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基本题型:选择、填空、实验探究及计算题等。
基本考点:
1、地球周围的空气
①空气 ②氧气 ③二氧化碳 ④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转化
2、水与常见的溶液
①水 ②溶液
3、金属与金属矿物
①金属的物理性质 ②金属的化学性质 ③金属的冶炼 ④合金 ⑤金属资源的保护
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①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②常见的盐 ③化学肥料 ④有机物
五、本讲小结
知识结构:
六、超前思维(中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①物质的存在形态及物质的多样性 ②物质的分类
2、微粒构成物质
①物质的微粒性 ②原子
3、认识化学元素
4、物质组成的表示
①化合价与化学式②化学式的有关计算③物质成分及其含量(标签问题)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一、选择题
1.
A. 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
B. 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
C. CO2气体含量大大增多
D. 氧气体积分数仍约为21%,但空气稀薄
2. 学习了化学使我们对商品的标签和标识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以下四枚标识使用不恰当的是 (
)
3. 2007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是
( )
A.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
B. 葡萄糖、植物油、蛋白质都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C. 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D. 含汞、镉、铅的电池会造成水和土壤的污染,所以应倡导废旧电池的统一回收处理
4. 下列对一些事实解释合理的是
( )
A. 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溶解油污的作用
B. 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后溶质质量分数均变小,是因为它们都有吸水性
C. 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5. 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能是 ( )
|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石蕊 |
物质X |
无明显现象 |
产生气泡 |
溶液变红 |
A. CuSO4 B. HCl C. Ca(OH)2 D.
CaCl2
6. 小军用下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
甲 |
乙、丙、丁…… |
A |
常见的干燥剂 |
石灰石、浓硫酸、生石灰 |
B |
常见的合金 |
不锈钢、焊锡、生铁 |
C |
常见营养素 |
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
D |
常见的盐 |
食盐、纯碱、高锰酸钾 |
7. 将少量的生石灰加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再恢复到室温(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四位同学对变化后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
( )
8. 图甲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乙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 )
图甲 图乙
9. 下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 甲:稀盐酸;乙:熟石灰
B. 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
C. 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D. 甲:氢氧化钠溶液;乙:稀硫酸
10.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A. 一定质量的镁在敞口的容器内燃烧
B. 等质量的铁和镁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C. 向久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二、填空题
11. 工业生产、人类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用C、H、O、Na、C1、C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重复使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________;
(2)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物质是________;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
;
(4)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________。
12. 人类为了自身的需要,过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物质和能量,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特别是20世纪以来,由于人口数量的剧增以及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自然环境中物质的循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大气质量的急剧恶化就是一个例证。从大气中各气体含量变化的角度看,目前显著增加的气体有(写出两种气体) 和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分别是_______和
。
13. 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我们初中化学学习中最为熟悉的四种气体,请根据一定的依据对他们进行分类
分类依据 |
是 |
否 |
①是否具有可燃性 |
H2,CO |
O2、CO2 |
② |
|
|
③ |
|
|
14. 如图,A、B、C、D、E连成“奥运五连环”,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请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金属材料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
(1)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具有熔点高、可塑性好、抗腐蚀性强、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等优良性能。金属的下列用途:①用来做保险丝 ②用来制人造骨 ③用于制造船舶 ④用于制造航天飞机。其中与钛合金性能相符的是 (填序号)。
(2)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下:
写出② ③两步的化学方程式
、
。
(3)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我们必须保护金属资源并进行金属的回收利用。
某兴趣小组同学欲从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全部金属铜,应先加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 。继续处理可以得到纯净的金属铜和硫酸亚铁固体。
三、实验探究题
*16.“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标志着我国已跨入航天领域国际领先行列。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超氧化钾(KO2)作为氧气再生剂。超氧化钾是一种固体,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
2K2CO3+3O2
为了验证这个反应能够产生氧气,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与KO2反应制取O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 作CO2发生装置。检验G中集气瓶内收集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以在取出集气瓶后,用 检验。
(2)已知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装置的作用是 。
(3)为了除去O2中可能混有的CO2,F中可盛放过量 溶液。
(4)某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2中混有水蒸气有关(该同学查阅材料得知过氧化钾与水反应也能产生氧气)。若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 。
**17.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能否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mL量筒等
【设计方案并实验】
小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____溶液,振荡后,再滴入V1mL____溶液,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小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碳酸钾溶液,有气泡逸出,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无气泡时,共消耗碳酸钾溶液V2mL。
小明同学的判断:小江的实验说明能用碳酸钾溶液来验证;小伟的实验还不能,需再做一个实验才能说明。
实验并判断:另取一支试管,加入2mL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判断依据)。
【结 论】能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反 思】在小江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_ _ (填字母)。
A. 仅是反应物 B. 相当于指示剂 C. 作催化剂
四、计算题
*18. (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⑵实验室也可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某同学想用实验来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4-的颜色,而不是K+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 。
①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
②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无色
③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不反应
④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为紫红色
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也能用来制取氧气:2Na2O2+2H2O=4NaOH+O2↑
已知:当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24%时,酚酞显无色;H2O2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有机物氧化褪色。现将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C 3.B 4. D 5. B 6. A 7. D 8. A 9. D 10.C
二、填空题
11. (1)NaCl (2)HCl (3)Na2CO3 (4)Ca(OH)2
12. CO2 SO2(或NO2) 产生温室效应(或导致气候变暖)
形成酸雨
13.
分类依据 |
是 |
否 |
①是否具有可燃性 |
H2、CO |
O2、CO2 |
②是否具有还原性 |
H2、CO |
O2、CO2 |
③密度是否比空气大 |
O2、CO2 |
H2、CO |
14. (1)A:Fe
B:CuSO4 D:CO2
(2)分解反应
15. (1)②③④
(2)CO2
+ C 2 CO 3 CO + Fe2O3
2 Fe + 3 CO2
(3)稍过量铁粉 Fe + CuSO4 =
FeSO4 + Cu Fe、Cu
三、实验探究题
16. (1)A 带火星的木条 (2)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3)NaO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在D和E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如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等)。
17. ①NaOH ②K2CO3 ③H2SO4+2NaOH===Na2SO4+2H2O
④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至无气泡产生,记录消耗的碳酸钾溶液体积为V3mL,V3mL>V2mL。[加入与小伟的实验不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不足量),再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至无气泡产生,记录消耗的碳酸钾溶液体积为V3mL,V3mL≠V2mL。(或消耗的碳酸钾溶液体积与小伟实验的碳酸钾溶液体积不等)]
⑤B
四、计算题
18. ⑴催化作用 ⑵① ⑶ 不正确
解析:设将0.39gNa2O2溶解在10.0mL过量水中,生成NaOH的质量为X,O2的质量为Y
2Na2O2+2H2O=4NaOH+ O2↑
156 160 32
解得:X=
则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9%
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3.9% 远远小于24%,所以红色褪去的原因不是由于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过大的缘故。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