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二轮复习:生物与环境
二.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种群特征和数量变化 群落结构 群落演替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多样性
【学习难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1: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一)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比较
|
种群 |
群落 |
生态系统 |
|
区别 |
概念内涵 |
生活在一定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统一整体 |
概念外延 |
种内关系的研究范围,个体间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两者对立统一,共同维持种群的相对稳定 |
种间关系的研究范围,由不同种群构成,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 |
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各种生物间、生物与无机环境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 |
|
特征 |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影响种群密度,决定种群的发展趋势 |
①具有物种的多样性 ②具有空间结构,既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①整体性 ②具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功能 ④具有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 |
|
联系 |
|
(二)生态系统各项功能关系比较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原因
(1)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只是相对的,因为其结构和功能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发展的结果(发展到成熟状态)。
2.
内涵
(1)结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2)功能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物质输入和物质输出相对平衡,能量输入与能量输出相对平衡。
(3)可打破重建:在遵循生态系统规律的前提下,依据需要,打破原有的平衡,建立更加高效的生态工程。
3.
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原理
4.
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常常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起来,因此,把握食物链尤其是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其特点如下:
①食物链越短,营养结构越稳定。
②生产者越多,营养结构越稳定。
③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稳定。
④生物关系越复杂,营养结构越稳定。
这四点要综合考虑,往往是在同一生态系统中来考虑其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种结构的稳定性。
(2)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来表示。下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当一个扰动偏离这个范围时,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而恢复到原状所需要的时间可以作为恢复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曲线与正常作用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则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这一面积越大,就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
总之,在一定范围(即干扰较小时)内,生态系统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当干扰程度过大导致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时,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恢复原状越困难。因此,稳定性大小是就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破坏程度及恢复力和抵抗力稳定性总体而言的。
【典型例题】
例1.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 )
A. 现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 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 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 现有人口男女性别比例
答案:A
解析: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特征都能影响种群密度,但只有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种群未来的动态,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A正确。现有的人口数量和密度会影响将来的人口绝对量,但不是预测未来人口数量的主要依据,B错误。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决定现在的种群数量,C错误。同样道理,现阶段男女性别比例只能影响现阶段出生率的大小,但对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及死亡率情况却不起作用,D错误。
例2. 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1)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
。
(2)下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3)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
。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株数/2 |
0 |
2 |
3 |
3 |
4 |
12 |
4 |
2 |
3 |
3 |
答案:(1)害虫防治(答案只要合理均可) (2)只要是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顶角的个体均正确(提示:统计边角的原则一般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3)3株/m2。
解析:(1)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指导生产、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及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如害虫防治。
(2)取样调查要求随机取样才具有科学性。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顶角的所有个体。
(3)要大胆舍弃特别悬殊的数值,取多组邻近数据的平均值。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3(株/m2)
规律总结:
常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举例如下:
样方法——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显微计数法——酵母菌等微生物。
黑光灯诱捕法——趋光性昆虫。
例3.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答案:C
解析:考查了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从曲线上可以看出甲、乙应该为捕食关系,甲为藻类,乙为浮游动物。而丙为后期向水池投放的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建立的食物链应该是:藻类——浮游动物——鱼。由于所投放的鱼数量较多,所以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浮游动物急剧减少,此时,鱼由于食物缺乏,其数量也随之大量减少。所以甲、乙、丙三个种群若仅剩一个种群的话,则该种群肯定是藻类,即甲种群。排除B、D选项后,只要比较A、C选项的前半句话即可。A选项的表述“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肯定是错误的. 因为鱼类是专食浮游动物的。所以只能选C。
例4.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被消耗掉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无机氮的化合物从而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另外,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营养结构。
知识点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三个层次)
(二)生物多样性的相互关系
(三)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
(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三个层次: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三个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B.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D.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等
答案:B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例2. 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 )
A. 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 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 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回归野外实验
D. 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答案:C
解析:题目强调的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故不能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A错;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需使危害草原的黄鼠数量下降到不造成灾害的程度,而不是使之灭绝,故B错;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或许天敌又将泛滥,使我国原有物种进一步减少,故D错;东北虎濒临灭绝,对其进行迁地保护,在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回归野外实验,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原则,故C正确。
【本讲小结】
【超前思维】
下节课我们将复习生物实验专题,请大家注意提前复习课本中的实验,收集实验设计的相关材料,理解实验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完成我们提供的专题导学内容。
【专题导学】
1、鉴定可溶性还原糖依据的原理、使用的试剂及实验现象分别是什么?
2、哪些实验需要使用酒精,其浓度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哪些实验需要用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哪些实验需要解离、哪些实验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4、哪些实验需要观察活体材料?
5、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6、设置对照实验的类型有哪些?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1、在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取样时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
B. 取样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C. 不论是调查草本或木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其样方大小都应该为1m2
D. 以所用样方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图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图1中,大、小草履虫的关系是捕食,因为曲线表现出此消彼长
B.
图2中,a、b、c三个地域中,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是a
C.
图3中,假设丙、丁、甲、乙构成一条食物链,甲增多,则丁减少,乙增多
D.
图4中,昆虫与鸟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鸟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
3、某种生物数量的减少会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蚯蚓数量将发生什么变化?( )
A.
增加
B. 减少
C.
基本不变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4、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 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C. 若B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量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 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
A. 经济价值 B. 潜在价值 C. 科研价值 D. 间接价值
6、为了实现对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划区轮牧的方法,其优点中不正确的是( )
A. 减少牲畜自身能量的消耗
B. 有利于牧草的恢复
C. 有利于年年增加载畜量
D. 有利于牲畜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
7、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的正确观点是(
)
A. 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
B. 遵循生态系统自然规律,大力扩大耕地面积
C. 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D. 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8、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哪些层次的保护战略和措施
①基因 ②细胞 ③组织 ④物种 ⑤生态系统
A. ① ② ③ B. ① ③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④ ⑤
9、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生态系统的维持,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B. 该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C. 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量传递率
D. 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10、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选择
B. 物种退化
C.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1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A. 心猿意马 B. 飞蛾扑火 C. 花香引蝶
D. 老马识途
12、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的价格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
A.
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B.
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
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
植物栽培较容易
13、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A. 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植树造林
B.
SO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O2的植物
C.
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
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14、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生活在人的大肠内的细菌等生物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②① D. ③①④
15、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包含了一条食物链,下列对此食物链叙述正确的是
A. 共有四个营养级 B.
蝉属于生产者
C. 螳螂属于第二营养级 D.
黄雀属于次级消费者
*16、以下对于生物圈中氮素循环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含氮的有机物,只能以NO3-的形式吸收氮元素
②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氮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③根瘤菌固氮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④土壤疏松有利于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生成氮气
⑤氮素循环过程中,在生物体内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
⑥被人体同化的氮元素可通过脱氨基作用最终进入无机环境
⑦大气中的氮必须通过生物的固氮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⑧氮元素循环的相对平衡是生物圈稳态的一个方面
A.
3项
B. 4项
C. 5项
D. 6项
17、对于生态学的相关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各种生态因素可以影响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其中温度对植物的形态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B.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且水平方向上的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分层现象
C. 由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所构成的捕食食物链中,猫头鹰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
D.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
*18、生活废物中常有生活污水、洗涤剂、生活垃圾、塑料袋等,下列对其处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河流的污水所含有机物多,会引起水质富营养化
B. 洗涤剂能帮助杀死腐生性细菌和腐生性真菌,利于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
C. 生活垃圾是土地污染的主因,且有机物降解时还会吸引害虫传播疾病
D. 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制品不易降解,对环境污染较大,应减少使用
19、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要避免大自然的惩罚,应具有的观点和正确的做法是(
)
①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法制观念
②只有讲究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
③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④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⑤保护并大量发展对人类有利的物种,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⑥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禁止采伐树木
⑦要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应禁止捕鱼
⑧加强动物资源保护,首先要禁止任意捕杀动物,再就是要保护好动物生活所需的自然环境
⑨进行自然保护的惟一手段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⑩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有效手段
A.
①③④⑤⑦
B. ①②④⑧⑩ C.
①⑤⑥⑦⑨
D. ①②⑤⑦⑨
20、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生态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取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图中“+”表示有,“-”表示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生态瓶编号 |
生态系统组成 |
|||||
光照 |
水草 |
藻类 |
浮游动物 |
小鱼 |
泥沙 |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A. 甲瓶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B. 乙瓶中生物比丙瓶的维持时间要长
C. 丙瓶的有机物比甲瓶多
D. 甲瓶的氧含量比丁瓶的高
二、综合题:
*21、2009年,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人关注。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无法回收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
。
(2)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
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甲图(碳循环示意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沼气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当鱼塘大量通入含沼气的废液后,某种浮游藻类将数量大增,对鱼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引起鱼类死亡,进而造成环境污染,这主要是违背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3)从微观上看,过程①主要在细胞内的
(细胞器)中进行。
(4)若图甲中的生物种群及相互间的食物关系如乙图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10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8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108kJ,当A只捕食C时,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A的能量值是
。
(5)某景区水域由于受到污染,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减小。相关部门多次投放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虽然可取得明显效果,但存在的主要缺点是
。专家建议:①在水域内种植一些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利用这些植物与浮游藻类的
关系,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增长;②在水域内投放鲢鱼、草鱼等草食性鱼类,利用这些草食性鱼类
,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增长。
22、每年的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的a曲线,现在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数量,那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变化曲线为 ,中国人口年龄组成为 。
(2)西方人的饮食以肉类为主,我国人民的饮食以谷物蔬菜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假设我们的饮食由全为谷物变为全为羊肉,则同样养活15亿人需要消耗的谷物至少是原来的
倍。写出变化后的食物链
。
(3)某些西方国家比如瑞士等国家出现了许多丁克夫妇,长期下去这些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曲线是
,危害有 。
23、下图表示某鼠群迁入一个有利于繁殖的生存环境后的数量增长曲线。请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鼠群增长的“
”型曲线。
(2)这个鼠群的繁殖速度最快是在
点左右。
(3)鼠群数量最大(K值)是在
点上,K值又叫
。
(4)EF段较DE段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是
。
*24、下列各图中的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 。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①
;②
;③
。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所示。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
。
(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的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 。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
食物链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 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
(5)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
容易受到破坏。
*25、某小组学生观察到某大麦田中长有许多狗尾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蜘蛛和蛇类等动物活动,决定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假如该大麦田的承包者由于某种原因完全终止了对大麦田的各种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占优势地位的生物将是_______________。
(2)该农田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称为_____________。请依据调查情况,在方框内表示该农田中可能形成的食物网。
|
(3)若某一种食草昆虫的食物中,大麦和狗尾草之比是4∶1,则该昆虫增加
(4)研究中发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大麦和狗尾草,它们都生长良好。如果把二者的种子混匀后播种,则大麦正常生长,而狗尾草的生长受到抑制(明显矮小)。有关上述现象的产生,有同学设想是大麦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狗尾草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大麦与狗尾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一. 材料、用具:狗尾草幼苗、大麦幼苗、完全培养液、实验容器等
二. 方法步骤:
①将大麦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同学们要得出“大麦根部的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狗尾草的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 C 2. A 3.
A 4.
C 5.
C 6.
C
7. A 8. D 9.
C 10.
D 11.
A 12.
C
13. A 14. D 15.
A 16.
B 17.
C 18.
B
19. B 20. B
21. (1)分解者
(2)CO2 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答案合理即可) 协调与平衡
(3)叶绿体
(4)3.1×108kJ
(5)污染水体(或“污染环境”、“二次污染”、“持效短”) 竞争 捕食藻类
22.
(1)b、稳定型
(2)5 植物——羊——人
(3)c 人口老龄化严重、缺少劳动力。
23. (1)S
(2)D
(3)F
环境容纳量
(4)种内斗争剧烈,敌害增多
24. (1)细菌
(2)①藻类、大米草 ②食草虫、线虫、海螺 ③沼蟹、蜘蛛
(3)一龄幼虫期
(4)减少 细菌→线虫→沼蟹(言之有理即可) 藻类→线虫→沼蟹
(5)下降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
25. (1)狗尾草
(2)生物群落
(3)4
(4)②把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
③A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B组用培养过大麦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两组培养液等量,实验容器、空气、光照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注意等量、培养条件适宜且相同)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A、B两组狗尾草的生长情况。
B组狗尾草幼苗比A组狗尾草幼苗长势差(或B组狗尾草生长状况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