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解读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 B. 体液是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C.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   D.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

*2. 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血浆蛋白     B. 葡萄糖       C. 钙离子     D. 呼吸酶

3.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A. K+          B. Na+             C. Cl-           D. Na+Cl-

4. 突触后膜中有能识别神经递质的物质,其物质基础是

A. 糖蛋白       B. 胆固醇      C. 磷脂        D. 多糖

5. 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讲话,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到损伤的区域是

A. 大脑皮层活动区                    B. 大脑皮层S

C. 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 大脑皮层H

**6. 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右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强刺激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 不发生偏转 

B. 发生一次偏转

C. 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7.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 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 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 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8. 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易受细菌感染,这主要是什么免疫功能受损所致

    A. 特异性免疫    B. 非特异性免疫    C. 细胞免疫    D. 体液免疫

*9. 分析下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 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 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 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10. 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不宜采用的做法是

A. 选取多种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 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若干块方形地块为样方

C. 计算各样方内的平均值   

D. 样方内各年龄植物均需统计

11. 在对某种野兔种群密度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 hm2(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5只野兔,第二次捕获40只野兔,其中有标记的野兔10只,则该野兔种群的种群密度大约为 

    A. 125/hm2     B. 100/hm2     C. 75/hm2     D. 50/hm2

*12.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C.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D. 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聚集在一起的

*13. 下表说明两种微生物各自的必要生长因子和各自合成并释放的物质,如果这两种微生物在一起培养,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

   生物

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

  合成并释放的物质

红色酵母

       嘧啶

       噻唑

   毛霉

       噻唑

       嘧啶

A. 竞争          B. 寄生         C. 互利共生        D. 独立生长

14.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                               

A. 小型植食性动物             B. 大型植食性动物

C. 肉食性动物                    D. ABC同时出现,无先后顺序

15.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种群增长速度。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出

A. 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 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 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的关系是竞争

D. 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的关系是共生

**16.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图示相符的是

A. X表示种群数量,a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B. X表示甲状腺激素,a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C. X表示T细胞数量,b可能代表HIV数量

D. X表示垂体,则a可能代表甲状腺b可能代表下丘脑。

17. 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A. 次级消费者             B. 初级消费者             C. 三级消费者             D. 生产者

18. 禽流感是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是对家禽和人类有很大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A. 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B. 皮肤对病毒有防卫阻碍功能

C. 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D.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

19.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中恒定不变

B.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别可能很大

C. 农田每单位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就是种群密度

D.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20. 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

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B. 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

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C. C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下生长

D. 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低,低浓度促进B侧生长,茎弯曲向上生长

*21. 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

*22. 能使进入机体的细菌外毒素丧失毒性的原因是

A. 与特异的抗体结合             B. 与特异的淋巴因子结合

C. 与特异的干扰素结合          D. ABC均正确

23. 如下图所示。将4株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2号和4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如果要研究光与茎生长的关系,可选择的装置是

A.               B.

C.               D.

24. 激素、CO2、组织胺都可对动物体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其调节过程中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 都是化学物质               B. 都是细胞产生的

C. 都通过体液的传送           D. 都能促进机体的生理活动

*25. 在一段倒伏的树干上,生活着蘑菇、苔藓、蚂蚁等,这些生物可组成一个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26. 观察下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环境、资源非常优越,生存空间无限

B. 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不断加大

C. 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曲线

D.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

27.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B. 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 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D.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28.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 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 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 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29. 调查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阳光    B. 温度    C. 海水含氧量    D. 海水含盐量

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调查某片树林中一种鸟的种群密度,需要采用样方估算的方法

B. “S”型增长曲线一般表示种群数量停止增长

C. 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 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8分)建构种群增长模型,通常用           来表述。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曲线是          ;而自然状态下,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存在K值,K值又称              。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的根本措施是                    

32. 9分)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人体血糖的来源主要来自图中的      过程(填标号),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              

2)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依赖于图中的      过程(填标号)。人体体温的维持主要_______调节的,但也离不开      调节,处于寒冷环境中的人体血液中,          的含量会升高,物质氧化分解加快,从而促使体温上升。

3)能够促进分解的激素是             和肾上腺素,糖尿病人由于          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出现尿糖。

4)合成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33. 12分)下图中图甲所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ea表示的结构分别是                       

2)乙图是        (填名称)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物质的即时效应是                 

34. 11分)如图是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病毒增殖与发病程度之间的关系。

分析回答:

1)该病毒与人体的关系是        

2)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    

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        

3)第二次感染时,抗体的产生量明显比初次感染                

4)如果在初次感染之前一个月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疫苗,会使其在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出现,原因是人体内             

 

预习导学

一、预习新知:

生态系统的结构

 

二、预习点拨:

探究任务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反思:(1)回忆种群、群落的概念,通过对比,是否能说明它们与生态系统的区别?

2)你是否能举出常见的生产者、消费者的实例?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吗?

探究任务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反思:(1)你能发现食物网、食物链包含的生物种类特点吗?

2)假如某种生物数量发生变化,会引起整个食物链的哪些变化,你能举例说明吗?

 


试题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D

A

D

D

D

B

C

A

B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C

D

A

A

A

B

C

A

B

C

B

D

题号

27

28

29

30

 

 

 

 

 

 

 

 

 

答案

C

C

A

D

 

 

 

 

 

 

 

 

 

 

二、

31. 数学模型;  J型曲线;  环境容纳量;  建立自然保护区,增大K

32. 1)①  0.8~1.2g/L  2)⑤  神经  体液  甲状腺激素   3)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4)肝脏、肌肉

33. 1传出神经   感受器

    2)突触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神经递质

    3)使B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34. 1)寄生    2a    c3)多而快(4)已获得免疫(或已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解析:

2. 人体内环境包括细胞外液,因此,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呼吸酶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6. 刺激依次传导到电流表右侧接线柱所在位置,先兴奋位点,此时膜外电位为负,未兴奋处膜外电位为正,电流表指针偏转;刺激继续传导,兴奋传导至电位计左侧接线柱,此时膜外电位为负,指针发生反向偏转。

7. A B C 项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项中的天花抗体有抗体的作用,体现了体液免疫的特点

9. 因为具有顶端优势,故靠近顶芽的第一个侧芽,生长素浓度最高

12. 研究群落时除了研究丰富度,还要研究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

13. 二者互相提供生长所必须供应的物质

16. X表示垂体,a假如是甲状腺,其分泌的激素过多,只能抑制垂体,而无法对其加以促进。

21. 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只能非特异性地以之为异物加以识别

22. 对细菌外毒素的免疫需要体液免疫,由抗体来应答。而淋巴因子只能加强淋巴细胞的免疫能力,并不直接对抗抗原。

25. 某一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群落,再加上无机环境,将一同构成生态系统。

28. 考查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该运输方式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