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信息

 

本讲教育信息

. 教学内容:

4.2 光的全反射 

5.1 光的干涉

 

[教学过程]

4.2  光的全反射

  1、观察并体验全反射实验

  2、知道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会计算介质的临界角

  3、知道棱镜及光的色散现象

  4、能解释与全反射相关的现象

 

重点、难点:

  1、重点是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到它与光疏介质的界面上时,如果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就发生全反射现象。

  2、全反射的应用,对全反射现象的解释。光导纤维、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全反射现象制成的;海市蜃楼、沙漠里的蜃景也是由于全反射而呈现的自然现象。

 

一、全反射:

  1、成因:

       1)当光线由光疏进入光密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2)当光线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即:

增大到某值时,达到90°

即:

         此时称为全反射。

即当时发生全反射

  2、全反射现象:光从光密介质入射光疏介质时,光线全部反射回原光密介质的现象。

  3、条件:

      

②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其中为临界角

注:(1)折射(光由光密入光疏)发生时,光的能量分为两部分,入射角越大,反射光的能量越大。

2)当发生全反射时,折射光线消失,光的能量全部返回原介质。

3)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临界角

二、全反射棱镜:

  1、用法:

  2、说明:

       1)相当于平面镜,但无平面镜前后面的多次反射,无叠影

2)能量损失小

 

三、常见全反射现象

  1、海中的蜃景:海面附近温度低,空气密度大,折射率大,当光由地面射向高处时发生全反射。人眼沿接收到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到物体的像。

  2、沙漠(公路)的蜃景:与海中的类似

 

5.1  光的干涉

  1、观察光的干涉现象

2、知道干涉的条件

  3、会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

  4、了解薄膜干涉及其应用。

 

一、光的干涉及其产生条件:

  1、光的本性:光是电磁波,具有波的特性。

1)大量光子呈现波动性,少量光子呈现粒子性。

2)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

       波长越短粒子性越明显。

  2、干涉条件:

       两光源必须具有相同的频率和振动方向。

  3、干涉装置

  4、现象:

       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且中间位置为亮条纹,若为白光,中心白光,两侧为彩色条纹,由紫光向红光排列交叠。

  5、规律:

       1)亮:

n=0123……

S为光程差(波程差)

2)暗:

n=0123……

3)条纹间距:

,其中p为双缝与屏间距,d为双缝间距。

 

二、测定光的波长:

  1、原理:由

      

  2、双缝干涉仪

 

三、薄膜干涉与应用:

  1、肥皂液膜上的光干涉:

1)光由I面入射,在I面和II面发生两次反射,在I面相遇发生干涉。

2)只有在I面一侧才能观察到干涉。

3)规律:亮:

暗:

  2、空气薄膜干涉:

       1)光由1面入射,分别在2面及3面反射的光线在2面相遇,发生干涉。

2)规律同上。

3)应用:检查平面平整程度。

 

【典型例题】

4.2  光的全反射

  1、某介质的折射率为,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为60°。图中光路图正确的是(   

       精解:根据临界角公式,解得介质对空气的临界角C=45°,因为入射角i=60°>C,光从介质射到空气界面时发生全反射,所以无折射光线。光路图D是正确的。

 

  2、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垂直射到一个等腰直角三棱镜的AB面。若要求光线在AD面上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至少应为多少?

       精解:如图所示,光线在AD面上的入射角为i,该光线在棱镜中符合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条件,只要,则发生全反射,由几何关系知,

       根据公式得

       所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至少为才符合题目要求。

       说明:在处理全反射问题时,要充分利用全反射的条件,注意找出临界光线,利用临界公式及几何知识进行判断和计算。

 

5.1  光的干涉

  例、薄钢片上有两条紧靠的平行细缝,用波长的平面光波正入射到钢片上。屏幕距双缝的距离为D=2.00m,测得中央明条纹两侧的第五级明条纹间的距离为

       1)求两缝间的距离。

2)从任一明条纹(记作0)向一边数到第20条明条纹,共经过多大距离?

精解:1)由

此处k=5

所以

2)共经过20个条纹间距,即经过的距离为

l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4.2  光的全反射

  1、光由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当光由该介质进入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__________

  2、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一半,在光从该介质射向真空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是(   

       A15°        B30°         C60°        D65°

  3、下述现象中由全反射造成的是(   

       A、露水珠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

B、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C、用光导纤维传输图象信号

D、插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折了

  4、一束平行单色光从真空射向一块半圆形的玻璃块,入射方向垂直于直径平面,如图所示。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所有光线都能通过玻璃块

B、只有距圆心两侧R/2范围内的光线不能通过玻璃砖

C、只有距圆心两侧R/2范围内的光线才能通过玻璃砖

D、所有光线都不能通过玻璃块

  5、一束光线射向折射率的玻璃球面,入射角为60°,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玻璃球后又射入空气,那么从玻璃球射出的光线(   

       A、只有一条

B、跟入射光线可能同向平行

C、跟入射光线可能反向平行

D、跟入射光线不可能相交

 

5.1  光的干涉

  1、平行单色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屏上得到干涉条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双缝间距增大,条纹宽度也增大

B、在水中做双缝干涉实验,条纹间距比在空气中小

C、在水中做双缝干涉实验,条纹间距和空气里一样

D、明条纹和暗条纹宽度不等,但相邻两明条纹和暗条纹间距都相等

  2、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光屏上某点P从中央O点开始计数恰为第三条亮条纹。现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其他条件不变,那么(   

       AP处仍为第三条亮条纹

BP处可能是第四条亮条纹

CP处可能是第二条亮条纹

D、若将光屏向远离双缝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在P处可能看到第三条亮条纹

  3、下面选项中两束光相遇能产生干涉现象的是(   

       A、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发生的光            B、同一只灯泡的两部分发出的光

C、两只红色灯泡发出的光                      D、两束频率相同的激光

  4、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双缝间的距离为d,双缝到像屏的距离为L,调整实验装置使得像屏上可以见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关于干涉条纹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像屏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变得不清晰

B、若将像屏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

C、若将双缝间距离d减小,像屏上的两个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变小

D、若将双缝间距离d减小,像屏上的两个相邻暗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5、波长为589.0nm的黄光照在一双缝上,在距双缝为1m的观察屏上,测得20个亮条纹的间距共宽2.4cm,双缝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

  6、某同学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使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025cm。实验时,首先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____________________竖直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通过测量头(与螺旋测微器原理相似,手轮转动一周,分划板前进或后退0.500mm)观察第一条亮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第五条亮纹位置如图丙所示,测出双缝与屏的距离为50.00cm,则待测光的波长=________nm


【试题答案】

4.2  光的全反射

  145°     2B       3ABC         4C       5C

 

5.1  光的干涉

  1B          2CD           3D      4BD

  50.49mm        6、单缝屏     双缝屏    单缝       双缝       5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