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中考专题——常见的物质(二)
二、考点清单
1、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大气压。
2、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3、认识理解臭氧层、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
4、认识理解常见金属的种类和性质。
5、认识理解常见的化合物。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空气的主要成分;大气压;氧气
【学一学——考点在胸】
考 试 内 容 |
考试要求 |
|
空 气 |
▲空气的主要成分 ①列举空气的主要成分 ②举例说明空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
a a |
▲大气压 ①列举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 ②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 ③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a a a |
|
▲氧气 ①概述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②说明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③说明氧气的用途及其性质的关系 |
b b b |
【理一理——查漏补缺】
(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的主要成分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如下:
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这是一个相对的稳定。
2、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
(1)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常用作保护气,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液氮可用作冷冻剂。
(2)氧气:可以支持生物呼吸,支持可燃物燃烧。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工业原料,还可以用于灭火。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是一种良好的制冷剂,可用来保藏食品,也可用于人工降雨。
(4)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可以制成各种用途的光源。
(5)水蒸气及其他杂质: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3、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用吸管吸饮料、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能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等都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一标准大气压=1.01×105帕斯卡=760毫米汞柱
4、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高气压区多晴燥天气,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
(2)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气压变化过大会使人产生不良的反应。
(3)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5、了解真空保存袋、高压锅、吸尘器、水泵等的工作原理。
(二)氧气
1、主要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
2、主要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出热量。
方程式:
(2)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产生浓厚的白烟。
方程式:4P+5O22P2O5
(3)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方程式:3Fe+2O2Fe3O4
(4)生物的呼吸作用表达式: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氧气的实验室制备
(1)原理:
①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
|
②加热高锰酸钾 |
2KMnO4
K2MnO4+MnO2+O2↑ |
③加热氯酸钾(并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
|
(2)收集: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或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收集氧气。
(3)装置:如图所示
(4)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气体是氧气。
(5)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气体已集满。
4、氧气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1)供给呼吸:如登山、潜水、高空飞行、医疗急救等。
(2)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炼铁、气焊、气割等。
【典型例题】
例1.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 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 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 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解析】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当红磷和钟罩中的氧气反应后生成了白色固体P2O5使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水进入钟罩中且水的体积是钟罩中原空气体积的21%即约1/5,如果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进入钟罩中水的体积将小于1/5,如果用碳代替红磷,由于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而使实验不能成功。
答案:C。
例2. 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氧气制取和收集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往试管里装药品前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 给试管里药品加热前要先给试管预热
C. 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才能开始收集气体
D.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把导管口移出水面
【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及
要领:检查气密性→装药→装配仪器→加热(先在试管底部预热)→收集气体→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答案:D。
【知识点2】二氧化碳 ;臭氧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
【学一学——考点在胸】
考 试 内 容 |
考试要求 |
|
空 气 |
▲二氧化碳 ①概述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②说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③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
b b b |
▲臭氧层、温室效应 ①描述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 ②说明温室效应的成因 ③关注温室效应的利弊 |
a b b |
|
▲空气污染 ①列举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②列举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
a a |
【理一理——查漏补缺】
(三)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大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在一定条件下有三态变化,经过压缩的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干冰易升华、吸热,可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2、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CO2↑+H2O。
(4)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从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1)原料: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盐酸。
(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收集: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4)装置:如图所示:
(5)检验: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内或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看是否熄灭。
4、二氧化碳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1)植物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2)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来灭火。
(3)干冰升华吸热,可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四)保护大气
1、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
臭氧能杀死细菌和病毒,臭氧层可以把太阳光中致命的紫外线转化为热,从而阻止了高能紫外线直接射到地面上危害生命。
2、温室效应的成因和利弊
(1)温室效应的成因: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减少,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增加较快。
(2)温室效应的利弊:
温室效应是保证地球上的气温适宜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适宜的温室效应对人类和各种生物来说都是有益的。
温室效应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防治方法:
空气中污染物主要来自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
为了保护空气,必须制订环境保护法律,控制污染源,应加强空气质量监控与预报,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
【解析】A中两支蜡烛自下而上的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物理性质和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的化学性质,B只证明了CO2密度大于空气的物理性质,C证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碳酸,D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性质。本题通过四幅图片要求学生回忆有关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
答案:B。
例2.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指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 b 。
(2)A、B、C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A”“B”或“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若要制取氢气,在B装置中装有锌粒,那么长颈漏斗中应加入 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若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 气体。如果用C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c或d),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法。
【解析】本题考查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要求同学们熟悉实验仪器的名称,反应的原理以及装置的选择和使用;A装置适合于固体药品加热制取气体,B装置适合于固体和液体药品反应制取气体,C装置是一个收集装置,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那么从c通入气体就是向下排空气法,从d通入气体就是向上排空气法,如果集气瓶中装满水,从c通入气体就是排水集气法。
答案:(1)a、酒精灯;b、试管
(2)① A、2KMnO4 K2MnO4+MnO2+O2↑ ②稀硫酸、Zn+H2SO4==ZnSO4+H2↑
③二氧化碳、d、向上排空气。
例3. 空气污染会给人类带来危害,目前列入空气污染物的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在治理环境污染时,通常考虑的是污染源、污染物质、造成后果、解决措施等一系列问题
(1)产生二氧化硫的污染源是_______
______。
(2)二氧化硫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
(3)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措施是____
____。
【解析】空气污染物种类的不同,来源也不同,防治需要采取的措施也各不相同。具体见答案。
答案:(1)煤、石油等含硫物质的燃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形成酸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植树造林(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知识点3】金属:
【学一学——考点在胸】
考 试 内 容 |
考试要求 |
|
金属 |
▲金属和非金属 ①区别金属与非金属 ②列举金属和非金属主要性质差异(如导电性、导热性、金属光泽、延展性等) ③举例说明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
b a b |
▲金属活动性顺序 ①概述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②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 ③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某些现象 |
b b b |
|
▲金属的防腐 ①列举金属腐蚀条件 ②列举防止金属腐蚀常用的方法 |
a a |
|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①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②知道回收废弃金属的意义 |
a a |
|
▲金属材料的发展 ①列举新金属材料 ②知道合金的概念 ③列举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 |
a a a |
【理一理——查漏补缺】
1、金属与非金属
(1)一般说来金属单质具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具有金属光泽,颜色也是多种多样。
(2)金属除汞在常温时为液态外,其他金属单质常温时都呈固态;非金属单质在常温时多为气态,也有的呈液态或固态。
(3)一般说来,金属的密度较大,熔点较高;而非金属的密度较小,熔点较低。
(4)金属大都具有延展性,能够传热、导电;而非金属没有延展性,不能够传热、导电。
必须明确上述各点不同,都是“一般情况”或“大多数情况”,而不是绝对的。实际上金属与非金属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的性质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非金属具有一些金属的性质,如石墨是非金属,但具有灰黑色的金属光泽,是电的良导体,在化学反应中可做还原剂;又如硅是非金属,但也具有金属光泽,硅既不是导体也不是绝缘体,而是半导体。也有某些金属具有一些非金属的性质,如锑虽然是金属,但它的性质非常脆,灰锑的熔点低、易挥发等,这些都属于非金属的性质。
2、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1)铁:纯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质软。制成各种铁合金,广泛用于机械、建筑、医疗等行业。
(2)铜:具有紫红色的金属光泽,纯铜质软、韧性好。常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及导热器具,还可以制成各种铜合金(黄铜、青铜和白铜)。
(3)铝: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的轻金属,密度小。常用于做电线和电缆、锡箔包装等;铝合金外表美观,轻而坚韧,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可做建筑装饰材料及汽车、飞机、火箭、人造卫星的材料。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应用: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强 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应用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活动性就越强。
应用2:金属+酸→盐+氢气
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H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酸中HNO3和浓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H2CO3酸性太弱。
③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
④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其余金属则不能。
应用3:金属+某些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
②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只生成二价亚铁盐。
例:因为Fe>Cu且CuSO4 可溶,所以可发生如下反应:Fe+CuSO4 ===FeSO4 + Cu
因为Cu>Ag且AgNO3可溶,所以可发生如下反应:Cu+2AgNO3===Cu(NO3)2+2Ag
因为Cu>Ag但AgCl不溶,所以Cu+2AgCl===CuCl2+2Ag不正确
③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
4、金属的防腐
(1)金属腐蚀条件:既与周围环境中水、空气等物质的作用有关,也与金属的内在结构有关。
(2)防止金属腐蚀常用的方法:
①金属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刷油漆、涂油等)。
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掺入一些其他成分等)可以防止金属生锈。
5、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影响:铝等金属填埋后不易被分解,铅、镉等有毒金属被腐蚀后易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回收:可通过金属废料回收及筛除、过滤、药剂清洗、沉淀和水洗等方法回收。
6、金属材料的发展
(1)合金: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合金由于在导电、导热、硬度、延展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质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和改变外部条件(油漆、搪瓷、金属镀层、氧化膜法)。
(3)常用的合金包括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特种合金包括耐蚀合金、耐热合金、钛合金、磁性合金等。
【典型例题】
例1. 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揭穿了它。小明一定不会用的试剂是( )
A. 硫酸铜溶液 B.
硝酸银溶液 C.
盐酸 D.
硝酸钠溶液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铜锌合金中的锌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会有气泡产生。铜和锌都比银活泼,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金属表面的颜色发生变化;锌也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故不能与铜锌合金发生反应的为硝酸钠,因此一定不会用D。
答案:D。
例2. 小颖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都不是银)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1)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2)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A. X> Y>(H)>Z B. X>Y>Ag>Z
C. X>Y>Z >Ag D. X>(H)>Y> Z
【解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据此由(1)推知:X排在H的前面,Y排在H的后面,即活动性:X>Y;由(2)知Y的活动性比Ag强,Ag比Z强,即Y>Ag>Z;综上则有X>H>Y>Ag>Z,故正确答案为B、D。
答案:B、D
【知识点4】常见的化合物:
【学一学——考点在胸】
考 试 内 容 |
考试要求 |
|
(五)常见的化合物 |
▲1.
单质和化合物 ①知道单质的概念 ②描述典型金属(镁、铁等)和非金属(碳、硫、磷、氢气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 ③知道化合物的概念 ④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⑤认识常见的化合物 |
a a a b b |
▲2.
重要的盐 ①描述食盐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②描述纯碱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③描述碳酸钙的主要性质 |
a a a |
|
▲3.
酸和碱 ①列举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 ②概述酸、碱的共性,并说明原因 ③举例说明酸、碱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④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⑤知道强酸、强碱的使用注意事项 |
a b a b a |
|
▲4.
中和反应 知道中和反应的实质 |
a |
【理一理——查漏补缺】
1. 单质和化合物
(1)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首先必须是纯净物。
(2)各种物质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
物质 |
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
产物 |
镁 |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热,同时生成白色的固体。 |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热,同时生成白色的固体。 |
氧化镁 MgO |
铁 |
一般不燃烧 |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黑色的固体。(实验时应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的水或沙子) |
四氧化三铁 Fe3O4 |
硫 |
剧烈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剧烈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二氧化硫 SO2 |
磷 |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出现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出现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
五氧化二磷P2O5 |
氢气 |
安静的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上方罩一干燥的小烧杯,小烧杯内有水珠出现。 |
安静的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上方罩一干燥的小烧杯,小烧杯内有水珠出现。 |
水 H2O |
碳 |
发出红光,产生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二氧化碳CO2 |
2. 几种重要的盐
(1)氯化钠化学式NaCl:俗称食盐。白色的晶体,易溶于水。用途: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日常生活中常用食盐水来清洗伤口,当人体由于腹泻、呕吐或大量出汗而失盐过多时,可服用或注射生理盐水,以维持人体内的盐分。
主要的化学性质:往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以看到出现了白色沉淀。
NaCl+AgNO3=====AgCl↓+NaNO3
(2)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晶体化学式为Na2CO3·10H2O,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变成粉末。Na2CO3虽然是盐,但其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因而俗称纯碱。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生活中面包、馒头的制作常用到它。
(3)碳酸钙CaCO3:俗称大理石或石灰石。做建筑材料。
碳酸钠、碳酸钙都含有碳酸根离子,所以遇到酸都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也是检验碳酸盐的重要方法。
CaCO3+2HCl====CaCl2+CO2↑+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3. 酸和碱
(1)酸的通性(酸具有通性是由于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① 酸使指示剂变色;
② 酸
+ 碱 ==== 盐 + 水
3HCl+ Al(OH)3 ==== AlCl3+3H2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H2SO4
+2NaOH==== Na2SO4 +2H2O
③ 酸 + 某些盐 ==== 新盐 + 新酸
2HCl + CaCO3====CaCl2
+ H2O + CO2↑ (实验室制取CO2 )
HCl + AgNO3 ==== AgCl↓
+ HNO3 (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
④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HCl + Fe2O3
====2 FeCl3 +3 H2O
(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H2SO4 + CuO
==== CuSO4 + H2O (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⑤ 酸 + 某些金属 ==== 盐 + 氢气
Fe + 2HCl==== FeCl2 + H2↑
Zn + H2SO4====
ZnSO4 + H2↑(实验室用于制H2)
(2)酸的个性
盐酸(HCl)
盐酸是HCI气体的水溶液,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在瓶口遇水蒸汽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出现白雾。浓盐酸敞口放置会使质量减轻,浓度变小。工业盐酸因常含Fe3+而显黄色。
硫酸(H2SO4)
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后,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
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浓硫酸的脱水性:使纸上字迹变黑。
浓硫酸的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敞口放置会使质量增加,浓度变小。
(3)碱的通性(碱具有通性是由于它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① 碱使指示剂变色;
② 碱 + 酸 ===== 盐 + 水
Ca(OH)2 +2 HCl===== CaCl2 + 2H2O
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验时用酸碱指示剂指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③ 碱 +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 + CO2==== CaCO3↓ + H2O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检验CO2 )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工业上用碱溶液吸收SO2等有害气体)
④碱 + 某些盐 ===== 新碱 + 新盐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生成红褐色沉淀)
2NaOH + CuSO4 ====Cu(OH)2↓+ Na2SO4 (生成蓝色沉淀)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工业上制取NaOH )
(4)碱的个性
氢氧化钠(NaOH)
俗称:烧碱、苛性钠。
易潮解,易和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氢氧化钙﹝Ca(OH)2﹞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区分NaOH和Ca(OH)2两种溶液的方法:
方法一:分别通入CO2,变浑浊的是Ca(OH)2溶液;
Ca(OH)2 + CO2==== CaCO3 ↓+ H2O
方法二:分别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OH)2溶液。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5)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①测定溶液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
在酸性的条件下: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在碱性的条件下: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用pH试纸。
4. 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其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的反应。
【典型例题】
例1.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污垢,不宜用盐酸清洗的是( )。
A. 保温瓶内的水垢
B. 玻璃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C. 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 D. 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固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盐酸的化学性质。对于能否用盐酸来清洗,主要看两点:1、被清洗的物质能与盐酸反应且生成物能溶于水;2、容器不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在A中水垢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与氢氧化镁,能与盐酸反应且生成物溶于水;保温瓶的内胆成份为玻璃,不与盐酸反应,故能用盐酸清洗。在B中铁锈的主要成份是三氧化二铁,与盐酸反应的生成物为氯化铁,能溶于水且玻璃不与盐酸反应,故也能用盐酸清洗。在C中茶垢的主要成份与水垢相似,但不锈钢中的铁等金属能与盐酸反应从而会腐蚀容器,故不行。D中的白色固体为碳酸钙,试剂瓶的材料为玻璃,与A相似,故可以用盐酸来清洗。
答案:C
例2.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氯化,氯化时,通常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它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实验室配制AgNO3溶液时不宜使用自来水,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在河旁有甲、乙、丙、丁四座工厂(位置如图所示),每个工厂排出的废液只含有Na2CO3、FeCl3、NaOH、HCl中的一种。某环保小组对河水监测时发现:甲处河水呈无色;乙处河水呈红褐色;丙处河水由浑变清;丁处产生气泡、河水澄清。乙处河水中红褐色物质的化学式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第一问重在考查自来水的氯离子会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第二问重在考查推导过程。在这四种物质中能生成的红褐色物质只有。
答案:(1)HCl+ AgNO3 ==== AgCl↓ +
HNO3
(2)Fe(OH)3
【知识点5】常见的有机物:
【学一学——考点在胸】
考 试 内 容 |
考试要求 |
|
常见的有机物 |
▲无机物与有机物 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②辨认无机物和有机物 ③知道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
a a a |
▲矿物能源 ①列举重要的矿物能源(天然气、石油、煤) ②描述重要的矿物能源的成因 ③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 |
a a c |
|
▲有机合成材料 ①列举对经济生活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机合成材料 ②知道“白色污染”的含义 |
a a |
【理一理——查漏补缺】
1、无机物与有机物:
(1)常见有机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天然气(沼气)甲烷CH4、家庭液化气丁烷C4H10、酒精C2H5OH、醋酸CH3COOH、汽油、糖类、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2)无机物:不含碳元素(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
有机物:主要含碳元素,通常还含有H、O、N等元素。
(3)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一种组成成分。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2、矿物能源
(1)重要的矿物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
(2)煤是古代的木本植物由于地壳运动被覆盖在地下经历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石油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而形成的。
3、有机合成材料
(1)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为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塑料: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优点:质轻,绝缘性能好,耐腐蚀性强,易加工成形等。
缺点:耐热性能差,易老化,易变形,且废弃塑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白色污染”指的是各种废弃的塑料制品。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中,含有有机物的是( )
A、食盐
B、黄酒 C、苏打粉 D、酱油
E、液化气 F、食用油 G、食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了解,辨别它们属于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苏打粉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钠,它们都属于无机物。黄酒中含有酒精,酱油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物,液化气中含有甲烷等有机物,食用油的主要成份是脂肪,食醋中含有醋酸,它们都是有机物。
答案:B、D、E、F、G。
例2. 夏天来了,空调驱走酷热把我们带入清凉世界,其实这是空调中制冷剂的功劳。但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会破坏地球上生命的保护伞——臭氧层。巨化集团公司氟化厂生产的新型环保制冷剂R
⑴新型环保制冷剂R
⑵新型环保制冷剂R
解析:本题创设新的情景,在新的情景下辨别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CH2FCF3中含有碳元素且不属于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盐,故(1)中应该填入有机物。在一个CH2FCF3分子中含有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氟原子,查碳及氟的相对原子质量,C—12、F—19,故C:F=2×12:4×19=6:19
答案:(1)有机物 (2)6:19
四、应考锦囊
本讲知识点是物质科学的重点知识,涉及到物质科学中的空气的主要成分和大气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方法、臭氧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金属和常见的化合物。因此这部分知识点会出现在中考题的所有题型之中,且会有一定的较难题出现,与环境相结合考查的题会比较多,因此同学们要在老师归纳整理的前提下不断地消化理解,争取能用自己的独特方式重新加以整理,这样才会把死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解题能力,从而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本讲小结
1、明确空气的主要成分和大气压的相关知识。
2、明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方法。
3、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4、理解常见的酸、碱、盐和有机物的性质。
六、超前思维
下次上课前请同学们做好以下准备:
中考专题——物质的结构
复习要点:
1、理解构成物质的各种微粒之间的差异
2、理解元素的相关的知识
3、认识理解物质的各种分类方法
4、理解运用常见的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
1.
A. 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
B. 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
C. 氧气体积分数仍约为21%,但空气稀薄
D. CO2气体含量大大增多
2. 第29届奥运会于
气体 |
氢气 |
氦气 |
氮气 |
空气 |
氧气 |
|
性质 |
密度/kg·m-3 |
0.09 |
0.18 |
1.25 |
1.29 |
1.43 |
可燃性 |
可燃 |
不可燃 |
不可燃 |
不可燃 |
不可燃 |
几种气体物质的密度(
A.
氢气 B. 氦气 C. 氮气 D. 氧气
3.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
A. 氧气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4. 金属陶瓷是一种应用于高科技的复合材料,合成方法是将陶瓷(主要成份为A12O3,ZrO2等耐高温材料)和粘结金属(主要是Cr、Mo、W、Ti等高熔点金属)研磨混匀成型后,高温烧结使金属仍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金属陶瓷之中。已知Cr、Ti的金属活动性比Fe强,和Zn接近。据此判断,在高温烧结时可以使用的保护气是 ( )
A. 氧气 B. 氮气或稀有气体
C. 空气 D. HCl和水蒸汽
5. 二氧化碳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 制汽水 B. 制干冰 C. 被石灰水吸收 D. 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6. 去年杭州市出现了明显的暖冬,冬季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明显偏高,科学家认为这是大气中CO2 含量的增加而引起的“温室效应”。如何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科学家提出多种方法,其中有人提出将CO2通过高压管道,通入深海海底储存,以减少CO2的排放,但也有一些人提出反对意见。下列反对意见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 将CO2收集和通入深海海底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源也会加剧CO2的排放
B. 几十万年以来,海水的 pH保持在8.2左右,大量CO2溶解在海水中,会使海水的酸性增大,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
C. 将CO2 储存在海底,会严重影响陆上植物的光合作用
D. 当发生海底地震时,深海海底储存的CO2会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
7. 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是 ( )
A. 合理和综合利用煤和石油 B. 研制开发太阳能电池、海洋电池等
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 推广垃圾的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
8. 小红同学做了下列实验,其中操作合理的是 ( )
9. 白蚁会腐蚀木头,它分泌的蚁酸是一种酸,还能腐蚀很多建筑材科。下列建筑材料,不容易被白蚁腐蚀的是 ( )
A. 大理石 B. 铝合金 C. 钢筋 D. 铜制品
10. 下图表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和铝被人类大规模冶炼、利用的大致年限。分析该图的规律,你认为金属被大规模冶炼、利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 金属的导电性 B.
金属的延展性
C. 金属的颜色 D.
金属的活动性
11. 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将Y放入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A. X > Z > Y B. Y > X > Z C. Y >Z>X D. Z>Y>X
12.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一次性判断金属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这种试剂是( )
A. 氯化镁溶液 B. 稀硫酸 C. 硫酸铜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13. 偏二甲肼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其化学式是C2H8N2,该物质属于( )
A. 化合物 B. 金属单质 C. 氧化物 D. 非金属单质
*14. 厨房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同学们可以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做化学实验,对化学进行探究。下列实验不能利用厨房中的物品来完成的是( )
A. 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B.
制取无壳鸡蛋
C. 鉴别食盐和纯碱
D.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15. 我校初中科学实验室所用的化学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现有下图所示四种图标,请你找出适合贴在存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浓碱药品橱上的图标( )
16. 向盛有1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体现溶液的pH变化情况的是( )
17. 塑料制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若回收利用不当也会造成“白色污染”。塑料制品属于( )
A. 有机合成材料 B.
非金属材料
C. 金属材料 D.
复合材料
18. 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棉花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D. 塑料
19.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天然气 B. 煤 C. 石油 D. 乙醇
20. 如图所示,表示的是1995年几种主要能源在世界能源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图中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年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是天然气
B. 煤在能源总产量中的比例略高于25%
C. 核能发电所占份额排在第3位
D. 图中所列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二、填空与探究题
*1.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仪器B的作用是
。
(3)仪器E中的现象是
。
(4)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 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填“偏小”、“偏大”、“无影响”中之一)。
*2. 近年全球变暖日趋严重,我们急需给地球降温!
(1)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燃煤发电会向大气排放大量CO2。现有新技术,先将煤与水反应生成合成气(主要是CO和H2),再将合成气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与高温水蒸气进行如下反应:CO+H2O==CO2+H2,该反应中CO具有 性(选填“氧化”或“还原”)。由于CO2和H2的物理性质不同,CO2会从 口(选填图中的“A”或“B”)出来,被封存。分离出的氢气则用于燃烧发电;
(2)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中若能观察到色拉油a侧液面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则说明甲烷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3. 小寒发现他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绿色物质。查阅资料后,他知道了该物质为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根据铜锈的化学式,小寒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氧气及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寒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中试管内条形物为铜片)。半个月后,他发现只有B试管中的铜片生锈了。请根据实验回答:
(1)D试管中的铜片不会生锈,可能是因为试管中缺少
(填化学式)的缘故。
(2)从控制变量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还缺少若干对照组,请你补充其中的一组(可图示) 。
*4. 酸碱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1)由于人的胃里有_________,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缓解病痛。其治疗的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成熟的水果大多具有涩味,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鞣酸。脱涩的方法之一是:先用少量的水将生石灰化成石灰乳,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把它用清水稀释,取上层清液,浸泡水果5至6天即可除去涩味。
(3)人被昆虫叮咬后皮肤红肿起泡 ,这是由于昆虫在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甲酸所致。把少许上表所列的生活常用品________或______(填编号)涂在被咬的皮肤上,痛痒便会消失。
(4)请你再举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利用酸碱反应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
5. 目前全球能源紧缺,人类生活生产中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开发新能源显得尤为重要。请列举两种你认为可开发的新能源
、
。
三、分析计算题:
1. 完成下列研究性学习的有关内容: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研究方案]先称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物质减轻的质量即为产生氧气的质量,从而求出氯酸钾的质量。(学习小组同学事先查阅资料获知,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且在水中难溶。)
[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固体混合物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你完成下表:
[继续研究]为了分离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他们在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
2. 横亘在衢州市衢江、开化、常山的千里岗山脉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石灰石储量达50亿吨,是我市制造水泥、石灰、轻质碳酸钙的主要原料来源。某校科学探究小组同学把一块从三衢山捡来的石灰石做纯度分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准确称取
②测量C装置中吸收到的由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据此绘成乙图中的曲线;
③根据实验结果计算该石灰石的纯度。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图中装置B的作用是
。
⑵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⑶忽略空气中二氧化碳及盐酸挥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你认为由C装置测得的二氧化碳质量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吗?试分析原因。
。
*3. 某工厂每天排出废水
Na2SO3+Cl2+H2O=Na2SO4+2HCl,再用NaOH中和盐酸。
试问:(1)该
(2)该厂每天需质量分数为9%的Na2SO3溶液多少克?
(3)为使废水呈中性,需NaOH固体多少克?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B 5、B 6、C 7、C 8、B 9、D 10、D 11、D 12、C 13、A
14、D 解析: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只能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而厨房中没有这些试剂。
15、D 16、C 17、A 18、D 19、D 20、B
二、填空探究题:
1、(1)2H2O2 2H2O
+ O2↑(2)干燥氧气(或吸收水分)(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a/9 (5)偏大
2、(1)还原 A (2)低于。
3、(1)H2O (2)铜片与二氧化碳、水共同作用的实验(或铜片与二氧化碳作用的实验,或铜片与氧气作用的实验)
4、(1)盐酸;Al(OH)3+3HCl====AlCl3+3H2O;(2)CaO+H2O===Ca(OH)2;
(3)A;C;(4)用熟石灰来中和酸性的土壤。
5、不可再生;风能、太阳能等(符合题意即可)
三、分析计算题:
1.
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克 |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克 |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
4.8 |
12.25 |
76.56% |
8.52%
2. ⑴吸水(干燥) ⑵75% ⑶不相等,因为A和B等容器中有CO2残余(或测量有误差)
3. (1)36500;<
(2)设该厂每天需质量分数为9%的Na2SO3溶液的质量为mg
Na2SO3+Cl2+H2O=Na2SO4+2HCl
126 71
m
126/m=71/
m=
答:略
(3)设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的HCl的质量为m
Na2SO3+Cl2+H2O=Na2SO4+2HCl
126
73
126/
m1=
用氢氧化钠来中和的盐酸的质量为
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m
NaOH + HCl=====NaCl+H2O
40 36.5
m2
40/m2=36.5/
m2=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