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解读

一、学习目标:

1. 说出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

2. 说明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讨论怎样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形成新陈代谢与内环境稳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观点。

3. 概述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

 

二、重点、难点:

重点:1. 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

          2. 体温调节

          3. 血糖调节

难点:1. 稳态及其调节

          2. 血糖调节

 

三、考点分析:

3—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要求

1)稳态的生理意义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环境的稳态中的作用

6)体温调节

8)血糖调节

说明: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知道所列知识点的含义,并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与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一)体液:由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组成。

(二)内环境

1. 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来源:学科网][来源:Z_xx_k.Com][来源:学&&]

2. 组成及关系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一)血浆中含有的约占90%,溶质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约占7%9%,无机盐约占1%,其他部分为血液运送的物质。

(二)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来源:Z,xx,k.Com]

(三)细胞外液在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一)渗透压

1. 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的吸引力。

2. 渗透压的成因[来源:学科网]

3. 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决定,其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Cl决定的。[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二)酸碱度

1. 正常人血浆的酸碱度接近中性,pH7.357.45

2. 维持因素:与含有HCO3-HPO42- 等离子有关。

3. 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主要由NaKHCO3HPO42、有机酸和蛋白质构成,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三)温度]

1. 人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宜温度也是37左右。

2. 体温: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四)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器官的参与。组织细胞既依赖于内环境,又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具体的物质交换过程如图所示:

1. 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 直接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有四个;不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同的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同

3. 人的呼吸道、消化道、膀胱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

 

四、血浆中成分的变化与人体的代谢和健康

(一)从水分的含量及平衡来分析:

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取水分,同时又通过多种途径排出水分,当血浆中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含量上升增加对水分的重吸收。

(二)从O2的含量来分析

1. 刚进入高原地区的人,对高原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为: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以便于运输更多的O2并排出CO2,以满足新陈代谢所需。[来源:学++]

2. 短时间的剧烈运动,O2的含量暂时无法满足机体的需要,能量主要来自无氧呼吸

(三)从蛋白质、废物的含量来分析

1.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1)营养不良使蛋白质合成量减少;

2)患肾小球炎,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患者出现水肿现象。

2. 当代谢废物含量上升时,说明肾功能衰竭,易患尿毒症。

 

知识点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一)变化规律: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来源:学##Z#X#X#K]

(二)稳态: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一)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调节。

(二)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三)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四、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

(一)在气体交换中的联系]

1. 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参与。首先氧气借助呼吸系统进入肺泡,然后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借助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接着从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扩散出来,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物质的氧化分解]

2. 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与氧气的进入过程刚好相反。

(二)在物质交换中的联系

1. 各种营养物质必须经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才能进入循环系统,然后经循环系统的运输才能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的组织液,接着被吸收进入组织细胞。

2.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必须先进入组织液,才能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后,借助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排出体外。

 

五、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人体健康:运用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如渗透压pH温度稳定机制,分析有关人体健康的症状,以便加深理解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渗透压的平衡。当患肠胃炎时,我们常感到四肢无力,其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无机盐,使无机盐平衡遭到破坏,因此需要输液来补充。

(二)血糖的平衡。当我们长时间没有进食时,常感到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这是由于葡萄糖供应不足,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引起的。

(三)体温的恒定。当我们感冒发烧时,常感到食欲低下、精神不佳,这是由于体温升高,影响了消化酶等各类酶的催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生理活动紊乱的缘故。

 

知识点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一、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一)体液调节:是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来源:学..]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来源:Z|xx|k.Com]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来源:Zxxk.Com]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来源:学§科§网]

较长[来源:学科网ZXXK]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 血糖的三个来源

1)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

2肝糖原的分解;

3)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2. 血糖的三个去向(正常情况下)

1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2)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3)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3. 正常情况下的血糖浓度为0.81.2g/L[来源:Z#xx#k.Com]

4. 血糖平衡的机理

1)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脂肪等,使血糖水平降低

2)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二)人体体温调节[来源:学++]

1. 产热途径: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

2. 散热途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舒张,其次还有排气、排尿和排便等。

3、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三)水盐调节

1. 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2. 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尿量减少。

(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 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 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血红蛋白      B. 葡萄糖         C. 二氧化碳和氧      D. 氨基酸

解析: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而不是细胞内液,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而葡萄糖、氨基酸、二氧化碳及氧均可在血浆中存在。

答案:A

 

2. 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        B液为        C液为        。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2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                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        浓度升高,导致           病的发生。

解析:本题考查胰腺组织细胞的内环境、血糖的调节及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1体内组织细胞包括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是由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的。

2O2CO2等气体在动物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在动物体内,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氧气浓度跟二氧化碳相反。所以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向组织细胞内扩散。

3胰腺的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进入消化道后分解有机物;胰腺中的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首先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流到靶器官,参与调节代谢,若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使尿液中有葡萄糖糖尿

答案:1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  2毛细血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3胰岛素;葡萄糖;糖尿

 

知识点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1.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能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 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引起的

C. 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D. 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解析: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使血糖的利用减少,从而浓度升高。

答案:A

 

2.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TENFB途径主要表示______调节过程。B过程主要是通过______作用实现。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血液中______激素名称的含量会明显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都表示热量,则A+B______C “>”“<”“=”

4人体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在______,该结构还具有调节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解析:由图解观察,TENFB途径的体温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完成的,而骨骼肌的收缩本质上还是通过加快新陈代谢来完成的;当体温下降时,人体的肾上腺激素水平升高,刺激机体代谢加快而产生更多的热量;当人体产热量高于脑热量时,体温会升高;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答案:1)神经  有氧呼吸 2)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3=

4)下丘脑     水的平衡、无机盐平衡、血糖平衡、内分泌等其他活动

 

提分技巧

一、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组织液的相对含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血浆的渗透压变小,组织液中的水回渗的速率降低,组织液的含量会相对增加,造成组织水肿。

二、(1)直接参与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系统有哪些?有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系统。

2)内环境处于稳态的机体是否就一定能够进行一切的生命活动?不一定,如植物人就无躯体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

三、经测量,某人在24小时内体温都处于39,此人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对吗?为什么?

不对。此人在24小时内体温一直处于恒定状态,为39,说明整个过程中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

 

预习导学

一、预习新知

专题二十四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调节

1. 非特异性免疫

1)组成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2.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三、免疫疾病

1. 防卫过弱: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

2. 防卫过度

1)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过敏反应:如皮肤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四、免疫学的应用

 

二、预习点拨

探究与反思

探究任务一:免疫调节

【反思】1)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调节过程是怎样的?

探究任务二:免疫调节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

【反思】(1)有哪些免疫调节疾病?

       2)免疫学在哪些方面有所应用?

 

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2. 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 

A. 蛋白质             B. 葡萄糖

C. 无机盐和维生素                  D. 氨基酸

3. 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是(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血浆、淋巴、组织液           D. 内环境

4. 正常生理条件下,下列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A. 血糖的氧化分解                  B. 血浆蛋白的合成

C. 抗原与抗体结合                  D. 乳酸的生成

5. 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 

A. 复合氨基酸                         B. 葡萄糖和维生素

C. 无机盐                                D. 血浆蛋白

6.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 内的葡萄糖通过进入血液和淋巴

C. 表示重吸收作用

D. 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7. 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中,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pH变化的图象是( 

8.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中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很低。当因某种原因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一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 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 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 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 细胞的代谢过程决定着内环境的稳态

9. 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状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血浆pH显著下降

B, 应该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 由于能量大量消耗需要进食较多蛋白质类食品

D. 当人体内环境pH失衡时,会出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

10. 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A. 唾液腺、垂体、肠腺    B. 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 睾丸、汗腺、皮脂腺    D. 卵巢、胃腺、肝脏

11. 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 血浆CO2浓度升高              B. 血浆乳酸浓度升高

C. 血浆渗透压升高                  D. 血糖浓度升高

12. 在平静状态下,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CO2的浓度关系分别为( 

A.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13. 下列叙述与内环境稳态的实现,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A. 肾脏不时的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

B. 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

C. 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的pH

D. 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水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14. 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身体变化的是( 

皮肤血管收缩 增加皮肤血流量 汗液分泌增多 汗液几乎不分泌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 骨骼肌战栗 代谢活动增强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A. ①④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⑤⑥⑦

C. ④⑤⑥⑦⑨                          D. ①②③⑦⑧

15. 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 

A. 下丘脑                                B. 延髓

C. 大脑                                    D. 小脑

 

二、简答题

16. 在正常情况下,高等动物和人体的内环境是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中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浆中的pH将略有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给某病人静脉滴注质量浓度为9%NaCl溶液200 mL,预计此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将________,尿量将________

3)血浆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也能保持相对稳定,如果给一个健康男子静脉推注10%的葡萄糖溶液100 mL,请在坐标图中绘出你预测的血糖含量变化的大致情况。

17. 如下图所示表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体液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

2)以上BCD合称________ABCD合称___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_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________作用。

18. 下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D各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血浆________、组织液________、细胞内液________

2)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________

3)假如为淀粉,则所形成的由肠腔进入B中的方式是________。经过B的运输,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

4)正常人体内的BpH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多对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________

5)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约为[H2CO3]20倍,如果[HCO]/[H2CO3]<15时,立刻发生酸中毒。此例说明无机盐具有________的功能。

A. 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B. 调节细胞的pH

C. 组成细胞的结构                  D.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19.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内环境与A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

2B内的营养物质通过过程进入内环境,其中大部分甘油和脂肪酸进入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

3过程表示________作用。

4D表示________

20. 下图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请据图回答:

1)当血糖升高时,通过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表示________,其中表示a激素对肌肉的影响是        表示a激素对组织器官的影响是________

2)图中b激素是________,其作用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特殊条件下,与该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

3)图中过程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

4)图中过程具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A  3. B  4. C  5. D  6. B  7. A  8. B 

9. 解析:由题干可获取的主要信息有:感觉浑身酸痛,说明体内乳酸含量增加;出现了大量出汗的症状。A项:人在剧烈运动后体内产生的乳酸多数被中和,血浆pH不会显著降低。B项:当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失去许多无机盐和水,应及时补充无机盐和水;另外代谢产生大量热量,夏季体内外温差小,应注意适当散热,以维持体温的平衡。C项:人体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由于大量运动后人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减少,为尽快恢复应进食含糖较多的食品。D项:当人体内环境pH失衡时,会出现酶促反应减慢,因为酶促反应有最适宜的pH。答案:B

10. B  解析:人体的腺体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外分泌腺分泌的物质通过管道排到体外,如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分泌到消化道中发挥催化作用,而消化道属于人体的外环境;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叫激素,激素合成后直接进入人体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有血浆,即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11C  12A 

13. 解析:肾脏不时的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从而维持了内环境的稳态;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调节血浆的pH,实现了pH相对稳定;肝脏中的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去,维持了血糖的平衡;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与内环境稳态的实现关系不大。答案:B  14.解析:人在寒冷环境中代谢旺盛,产生大量能量维持体温,所以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答案:A  15A

 

二、简答题

16. 解析:血浆中存在一些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2HPO4/NaH2PO4等。当血浆中酸性物质增加时可与NaHCO3等碱性物质反应,当碱性物质增加时,就与H2CO3等酸性物质反应,从而保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导致体内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体内细胞的细胞呼吸供氧不足,而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引起血浆pH略有下降。注射9%NaCl溶液后血浆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产生神经冲动,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导致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注射10%的葡萄糖溶液后,血糖浓度升高,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的利用,抑制血糖的来源,血糖浓度降低,使其在正常血糖浓度范围内波动变化。

答案:1缓冲物质缓冲对 下降 氧气含量不足,体内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2升高 减少 3如下图所示

17. 答案:1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2细胞外液 体液 3内环境 调节

18. 解析:图中A为肠腔,相当于外环境,B为血浆,C为细胞内液,D为组织液;如果为淀粉,则为葡萄糖,在小肠中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液。

答案:1B D C 2A 3主动运输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H2CO3NaHCO3 5B

19. 解析:1内环境与A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肺泡和肺部的毛细血管

2B内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吸收并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其中大部分甘油和脂肪酸进入的具体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中的淋巴;

3过程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D表示皮肤。

答案:1肺泡和肺部的毛细血管 2淋巴 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皮肤

20. 答案:1胰岛素 促进肌肉细胞合成肌糖原 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2胰高血糖素 肝脏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使血糖升高 肾上腺素  

3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

4血糖升高,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血糖升高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