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解读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及其作用。

2、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3、比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二者间的关系。

4、举例说明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二、重点、难点:

重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抗体的区别、淋巴细胞的作用

难点:特异性免疫过程、抗原抗体的区别、淋巴细胞的作用

 

三、考点分析:

知识内容

要求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功能

免疫学的应用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高考试卷的重要考点之一就是人体的稳态,自身免疫在新教材当中划入到稳态调节方式中之后,对免疫的考查也越来越多。在简答题中出现时与选修三的基因工程相联系,考查疫苗的制备等内容。本讲内容可运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学习,通过比较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抗原与抗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免疫反应与过敏反应、自身免疫与免疫缺陷病等,来理清思路。

 

知识梳理

一、免疫系统——防卫、监控、清除功能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二、淋巴细胞——主要作用

 

三、免疫过程

1、免疫的分类: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组成

免疫防线

组成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对外界异物都有反应,但作用较弱)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特异性免疫(指对某一病原体有反应,作用强)

2、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术语:

抗原: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的特点。

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具有特异性;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存在时间有限,发挥完作用后,很快被降解。

体液免疫——针对分布在细胞外的抗原,二次免疫更快更迅速

细胞免疫——针对寄生于细胞内的抗原,如病毒、胞内寄生菌。

注意:效应T细胞作用于已被病毒、寄生虫等感染的靶细胞,当靶细胞裂解后,其释放出来的病原体就会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清除掉。

 

四、免疫失调

1、获得性免疫缺综合征(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

HIV是逆转录病毒,其遗传物质由两条单链RNA分子组成。

发病机理和过程:

HIV侵入人体后,攻击T淋巴细胞,使细胞裂解死亡。大量T细胞的死亡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相继严重缺陷,各种病原体乘虚而入。人体感染HIV后称为艾滋病感染者,潜伏期由数月到10多年不等,处于潜伏期的病人虽然无症状表现,但是和艾滋病患者一样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2、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所发生反应。

反应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五、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预防接种

2、免疫治疗

3、器官移植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特异性免疫过程

1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细胞A是效应淋巴细胞           B. 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C. 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 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思路分析:细胞A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由此可知细胞A是吞噬细胞,图中的免疫过程为非特异性免疫,能防御多种病原体,属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答案:D

解题后思考:吞噬细胞既在非特异性免疫中有作用,也出现在特异性免疫中。关键是:在第二道防线中,吞噬细胞将消灭病原体,而在第三道防线中,它只能起到吞噬、处理和呈递的作用。

 

2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 仅细胞4中含有控制物质a合成的基因

C. 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 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思路分析:细胞2、细胞3分别为T细胞和B细胞,它们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细胞4为效应B细胞,能分泌抗体,但其他细胞也含有控制抗体合成的基因;细胞的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细胞5为记忆细胞,仍保留分裂能力。

答案:B

解题后思考:本题考查的知识较全面,涵盖量大,而解题的基础就是正确理解和记忆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3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B. 效应B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C.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效应B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效应B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思路分析:体液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感染免疫中与细胞免疫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免疫作用。一般来说,病原体是含有多种抗原决定簇的复合体,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不同的免疫活性细胞,因而常能同时形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但不同的病原体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常以一种方式为主。例如,细菌外毒素需有特异的抗毒素与之中和,故以体液免疫为主;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抗体不能进入与之作用,需依赖细胞免疫将其杀灭;而在病毒感染中,体液免疫虽可阻止病毒在血液中播散,但要彻底消灭病毒仍需依赖细胞免疫。

答案:C

解题后思考:两种特异性免疫过程不是完全割裂而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

小结:特异性免疫是由不同的淋巴细胞、淋巴因子、抗体参与调节的过程,具有专一性(特异性),各种免疫过程相互协调进行。

知识点二:免疫失调病

1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弱导致的

B. 是机体首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

C. 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过敏原都可发生反应

D. 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物质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

思路分析:过敏反应属于反应过强,并且是再次接触过敏原。具有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过敏原会做出不同的应答。

答案:D

解题后思考:免疫反应过强可能会令不引起正常免疫的物质成为抗原或过敏原

 

2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 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 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

A. ②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思路分析:HIV主要侵入人体的T淋巴细胞。在潜伏期HIV会大量增殖,但人体免疫系统会摧毁大多数病毒,不表现症状,潜伏期后发展为艾滋病。

答案:C

解题后思考: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潜伏期,不发病,因此不能称之为患者,但其具有传染性。这一点是学生经常忽略的地方。

小结: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清除的功能。但免疫反应异常也会导致相应的病症出现。反应弱是称为免疫缺陷病,反之可能发生自身免疫病或过敏反应。

 

知识点三:免疫的应用

例: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

B. 采用方法可以使人体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

C. 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 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

思路分析:方法注射抗体在免疫学上称为免疫治疗,其目的是通过对人体输入抗体,调整病人的免疫功能,从而治疗疾病。方法注射抗原,使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或抗体,起免疫预防的作用。A项中用方法比较好,B项中用方法获得的免疫力比更持久,C项中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体液免疫。

答案:D

解题后思考:当抗原已经进入人体内后,需要及时注射抗体治疗;若没有接触抗原,这时可注射减毒或灭活抗原激发机体产生记忆细胞,起到预防作用。

小结:免疫学知识应用于免疫预防、器官移植、免疫治疗中。其中器官移植的过程,主要是效应T细胞识别外来细胞表面的某些抗原性的蛋白质,从而发生排斥反应。

 

提分技巧

细节辨析

1体液免疫中抗体并非直接将抗原杀死,而是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时,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的抗原被抗体结合并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骨髓造血干细胞可保持分裂能力,分化程度较低。

4效应T细胞及效应B细胞属高度分化的细胞,已丧失分裂能力。

5记忆B细胞或记忆T细胞暂时不分裂,若再遇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则可立即恢复旺盛分化的能力,迅速产生大量效应细胞,进行二次免疫反应。

6)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7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几种重要的免疫器官

淋巴

器官

胸腺

淋巴结

位置

甲状腺之下紧贴气管、大气管前面

多集中于腋窝、腹股沟、颈部等处

位于腹腔左上部

数量

左、右两叶腺体大小随年龄而改变,青春期达最大限度,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减小

  多个

  一个

功能

分泌胸腺素。胸腺素可刺激淋巴组织生长,并促使其产生淋巴细胞

内有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产生白细胞,内含吞噬细胞,能吞噬病菌,也能吞噬异物及衰老血细胞

 

预习导学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预习新知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二、预习点拨

探究任务一: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结论都有哪些?

       探究任务二:植物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是怎样的?

       探究任务三:解释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

1. 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体内的抗体包括凝集素、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的反应

B. 抗体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小部分是RNA

C. 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D. 人体内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与外分泌液中也有

2.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3.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个体B细胞和T细胞的细胞核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B. 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时必须有抗体参与

C.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特异性免疫有缺陷

D. 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对抗原有呈递作用

4. 当细胞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下列对其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消灭外毒素

B. 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C. 记忆B细胞→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消灭外毒素

D. 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与外毒素结合

★★5.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艾滋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 抗体的分泌属于反应阶段

C. B细胞和T细胞的形成均不需要抗原刺激

D. 与体液免疫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溶酶体

6. 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 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C.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 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

7. 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 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 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D. 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8. 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 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 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 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 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9. 现有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系小鼠甲、乙、丙及另一品系小鼠丁,并对甲、乙、丙分别作如下处理:

分组

处理

不作任何处理

将丁的皮肤片移植到乙的体表上,14天后,皮肤结痂脱落

切除胸腺

两周后,再将丁的皮肤片分别移植到甲、乙、丙的体表上,则移植的皮肤片最易脱落和最易成活的分别是   

A. 乙、甲           B. 乙、丙            C. 甲、丙            D. 丙、甲

10. 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 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 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C. 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D. 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

11.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 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 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 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12. 下列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错误的是   

A. 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二者的抗原相同

B. 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C. 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D. 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

13. 请根据免疫的基本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图是表示第一次感染,表示第二次感染         

2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A. 灭活抗原               B. 抗体                C. 抗生素           D. 抗病毒药物

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__识别抗原。

4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不同。

5机体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的某些细胞成分当作异己时,便会导致____________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如                                                 

A. 乙肝               B. 流感                C. 艾滋病           D. 红斑狼疮

14. 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________细胞,________细胞。

2功能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分化为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_______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的模板。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表示________,过程表示________

15.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剂病毒的_____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病毒再次侵入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__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__的疫苗。

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病率、存活率。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________、存活率____________

 

 

 


同步试题

1. 答案:D

2. 解析: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迅速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由于分化速率快所以细胞周期将变短,核糖体将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答案:D

3.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B细胞与T细胞来源相同,故含有相同的基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的细菌时不一定需要抗体参与,如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与T细胞均能呈递抗原,但B细胞不呈递抗原,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个体产生的T细胞数量少,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均有所降低。

答案:C

4. 解析:体液免疫反应阶段为效应B细胞的生成阶段;效应阶段为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答案:D

5. 解析:B胞与T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不需要抗原刺激,但效应细胞与记忆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刺激。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为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与记忆细胞的过程,而抗体的分泌及与抗原结合为效应阶段;体液免疫中抗体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有关,与溶酶体无关,溶酶体与细胞免疫有关。艾滋病为免疫缺陷病。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的不熟悉易导致出错。

答案:C

6. 解析:BCD选项皆与抗体有关,为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A

7. D

8. D

9. B  解析:器官移植中,起免疫排斥作用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而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乙相当于接受了免疫预防,当再次接触丁皮肤细胞的时候,再次免疫发生速度快,程度大。

10. C

11. B

12. A

13. 解析:根据第二次免疫比第一次免疫产生的抗体的浓度高,可以确定为C项。人工主动免疫是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疫苗是把致病微生物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人工处理使其丧失或大幅度降低致病性,或从自然界找来和致病微生物种类相同但没有或致病力很弱的微生物制成的,因而有死疫苗和活疫苗之分。细胞识别依靠的是细胞表面的受体,其成分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答案:1C             2A          3受体抗原识别受体

4氨基酸序列Y型结构的两臂末端氨基酸的种类和序列的差异

5自身免疫 D

14. 解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细胞核内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后作为翻译过程的模板,合成相应的蛋白质。效应B细胞与B细胞相比较,其功能特点主要是具有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能力。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所以抗体从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

答案:1T B 2可以分泌抗体而不能 mRNA 合成蛋白质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 4将抗原呈递给 病菌抗原直接刺激

15. 答案:1活细胞 抗原决定簇

2抗体 同种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接种病毒 疫苗含疫苗的接种物 不同浓度 

低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