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解读
一、学习目标:
1. 回顾并熟知本学期学到的物理公式。
2. 回顾并理解本学期学到的物理概念。
3. 回顾本学期教材中出现的物理实验。
4. 掌握并能综合应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点。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 物质:密度
2. 力:二力平衡的条件
3. 简单机械
4. 压强
5. 浮力
6. 匀速直线运动
7. 惯性
8. 机械能
9. 内能
10. 能的转化与守恒
难点:
1. 压强
2. 浮力
3. 热和能
三、考点分析:
知识点 |
题型 |
分值 |
质量与密度 |
选择、填空、计算、实验题 |
30—40分 |
运动和力 |
选择、填空、计算、实验题 |
|
压强与浮力 |
选择、填空、计算、实验题 |
|
简单机械、功和机械能 |
选择、填空、计算、实验题 |
|
热和能 |
选择、填空、计算题 |
5—8分 |
知识梳理
一、知识结构
二、探究实验
1.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 探究: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
3. 探究:如何使用刻度尺?
4.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5.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6. 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7.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8.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9.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0. 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1.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12. 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3.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14.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15.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6. 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7.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三、演示实验
1. 液体内部压强
2. 托里拆利实验
3. 功的原理
4. 液体扩散实验
5.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四、公式总结
1、速度公式:
2、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3、密度公式:
4、压强的计算:
液体的压强:p=ρgh
5、浮力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6、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7、功的定义式:W=Fs
8、功率的定义式: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
10、斜面公式:FL=Gh
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
Q吸=cmΔt (Δt=t-t0)
Q放=cmΔt (Δt=t0-t)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
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
典型例题
类型一:选择题
例1:如果没有重力,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瀑布
B. 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 物体将失去质量
D. 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思路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若没有重力,竖直向下的作用将消失;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消失。
答案:C
拓展练习:假设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不可能发生( )
A. 公路上的汽车无法开走
B. 无法手握钢笔写字
C. 行驶中的自行车刹车后立即停止
D.
无法用筷子夹菜
答案:C
解题后的思考:假设某种力或某种作用消失,则与之对应的现象也将消失。
例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1000N的货物,所用拉力是400N,绳的自由端被拉下
A. 总功是800J
B. 额外功是100J
C. 有用功是400J
D. 机械效率是62.5%
思路分析:动力与动力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就是总功,物重与重力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是有用功。因此总功是800J,有用功是500J,机械效率是62.5%。
答案:AD
拓展练习:使用机械效率低的机械,一定( )
A. 费功 B. 费力 C. 费距离 D. 费时间
答案:A
例3: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断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站住不动 B.
就地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C. 迅速走开 D.
踮着脚尖轻轻走开
思路分析:若发现冰即将断裂时,应该减小人对冰面的压强。
答案:B
例4:将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木块会上浮铁块会下沉。在木块没有露出水面之前,它们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B.
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C. 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思路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答案:C
例5:冬天,装有一定量热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
A.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 瓶塞遇冷收缩 D.
瓶塞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思路分析:本题是关于热胀冷缩和气压的问题,瓶中的空气开始是热的,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瓶中的温度降低(注意,原来热水瓶内外的气压是平衡的,但不相等,瓶塞的摩擦力平衡),瓶内气压下降,外面的气压使瓶塞塞得更紧了。
答案:B
例6:下列有关“划龙舟”比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桨往后划,龙舟前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划龙舟的桨是一个省力杠杆
D. 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由于惯性的原因
思路分析:根据支点所处位置不同,可将杠杆分为三类:
第一类:支点在动力点和阻力点的中间,称为第一类杠杆。它既可能是省力的,也可能是费力的,主要由支点的位置决定,或者说由力臂的长度决定。例如:跷跷板,剪刀,船桨,(运煤气罐等重物的)手推车,鞋拔子,塔吊,撬钉扳手等。
第二类:阻力点在动力点和支点中间,称为第二类杠杆。由于动力臂总是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例如:坚果夹子,门,钉书机,跳水板,扳手,开(啤酒)瓶器,(运水泥、砖的)手推车等。
第三类:动力点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称为第三类杠杆。特点是动力臂比阻力臂短,所以这类杠杆是费力杠杆,但它能够节省距离。例如:镊子,手臂,鱼竿,皮划艇的桨,下颚,锹、扫帚、球棍等。
此题只要求同学们了解什么是省力杠杆,什么是费力杠杆,什么是等臂杠杆。
答案:C
类型二:实验探究题
例1:小明学习了简单机械后,了解到斜面也是一种机械,于是就想探究这种机械的特点。
(a) (b)
(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如图(a)所示,测量时他应让木块保持 状态,并依据
条件得出木块重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他将木块放在如图(b)所示的斜面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上拉木块,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斜面倾斜程度 |
木块重力 G/N |
斜面高度 h/m |
斜面长 S/m |
沿斜面的拉力 F/N |
较 缓 |
5 |
0.2 |
1 |
2 |
较 陡 |
5 |
0.3 |
1 |
2.6 |
最 陡 |
5 |
0.4 |
1 |
3.2 |
①比较表中木块重力G和拉力F的大小,得出:使用斜面时 (选填“能”或“不能”)省力;
②实验时,可以通过移动木块A的位置来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要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木块A要向 移(选填“左”或“右”);
③请举出斜面的一种应用实例:
;
④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省力的机械: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1)静止 二力平衡 (2)①能 ②右 ③盘山公路或螺钉等 ④动滑轮或省力杠杆等
例2: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他先把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天平平衡时如下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再将金属块放到装有35mL水的量筒中,如下图乙所示,此时量筒的读数为 ,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 g/cm3。
甲 乙
答案:
例3: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在运动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摩擦。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 带钩的长方体木块,B. 带钩的正方体木块,C. 表面平整的长木板,D. 几条毛巾,E. 直尺,F.
弹簧测力计,G. 几支圆珠笔。
(1)下表是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得到的数据,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
接触面 |
压力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1 |
木板面 |
4N |
0.5N |
2 |
木板面 |
6N |
0.75N |
3 |
毛巾面 |
4N |
1.5N |
①比较第1、2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
②比较第1、3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当压力一定时,
。
(2)因为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大有小,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请你用上面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进行研究。
①实验器材:___________ _(选填上面器材的字母)
②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答案:(1)①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②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①A,C,F;②
实验次数 |
接触面积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1 |
大(木块平放) |
|
2 |
小(木块侧放) |
|
类型三:作图题
例1:如图是自行车的刹车手柄示意图,请画出动力臂。
思路分析:
1. 画出力的作用点与方向。
2. 作用力的方向前后延伸,画直线。
3. 从支点到作用力的直线所作的垂直距离即为力臂。
答案:
例2:如图,乔丹投篮时,球飞向篮筐。画出球受到的力
思路分析:飞向篮筐的球只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答案:
例3:下图中,站在地面上的小花借助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答案:
类型四:填空题
例: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一: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二:
。
信息三:
。
信息四:跑步者的速度是 m/s。信息五:骑车者的速度是 m/s。
思路分析:在s-t图象中,图线越陡,表示其运动速度越快。
答案:信息二:骑车者的速度比较快
信息三:两人通过的路程都是
信息四:8
信息五:13.3
解题后的思考:题目所给图象表示了物体运动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看明白此图象是解题的关键。同时,应注意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含义和整个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在有两条图线进行比较时,一般先选定一个相同的坐标,再比较另一个坐标的变化。
类型五:计算题
例1:冬天房间中使用暖气取暖,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的温度是
答案:
解:Q=cm(t-t0)
=4.2×103J/(kg·℃)×
=4.2×106J
例2:一头质量为6×l
(1)大象的重量是多少?
(2)大象的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解:(1)大象的重量为
G=mg=6×
(2)大象的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G/S=5.88×104N/(4×600×10-
=2.45×105pa
答:大象的重量为5.88×104N。
大象的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2.45×105Pa。
例3:有一滑轮组的结构不清楚,当用向下的动力F匀速将绳的自由端拉下
(1)当动滑轮的重量和摩擦都不计时,动力F是多大?
(2)如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动力F应是多大?
答案:解:(1)当动滑轮的重量和摩擦都不计时,动力所做的功等于有用功,则有:Fs=Gh
F=Gh/s=2000N×lm/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时,有
η=W有用/W总=Gh/Fs
F=Gh/sη=2000N×
答:当动滑轮的重量和摩擦都不计时,动力F为400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时,动力F为500N。
例4:“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一辆正在运送一座“海宝”模型的汽车以
(1)“海宝”的密度;
(2)“海宝”对水平车厢的压强;
(3)汽车在行驶的30 min内牵引力所做的功;
(4)汽车的功率。
答案:解:(1)“海宝”的密度为:
(2)“海宝”对水平车厢的压力为:
“海宝”对水平车厢的压强为:
(3)
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
因为汽车是匀速行驶,所以牵引力
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4)汽车的功率为
(或)
例5:上周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据商家说其材料是铜质的,实验室的老师组织九年级的一些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商家的说法。他们把一个水龙头用轻质细线捆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得它的重力为1.6N,再把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4N(=8.9×
求:(1)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多少?
(2)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多少?商家的说法是否正确?
解:(1)
(2)
(3)
故:这批水龙头不是纯铜的。
例6:某玻璃厂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图中E为圆形吸盘,其直径为
求:
(1)平板玻璃的质量。
(2)平板玻璃增加的重力势能。
(3)吸盘内外大气压的差。
答案:解:(1)根据得:
(2)
(3)
提分技巧
1、解综合类的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2、对于探究性题型,有时要根据探究课题提出猜想,针对具体的科学问题或现象,通过质疑、猜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科学探究最常见的形式。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而是应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为问题中的事实寻求可能的解释的过程。有时,尽管所提出的猜想不一定是最终的科学结论,但对问题成因的猜想仍需要有一定的依据,依据有两点:一是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二是科学事实,即所遇到的“问题”。
预习导学
请同学们课下认真复习,准备迎接本年度最重要的一次检测,除了学好知识外,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同步练习(答题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已知甲图中的液重大于乙图中的液重,因此可以肯定
A. 甲图中的液体密度小于乙图中的液体密度
B. 甲图中的液体密度大于乙图中的液体密度
C. 甲图中的液体密度等于乙图中的液体密度
D. 上述三种答案都可能出现
2、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4、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5、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可用于汽车的理想燃料是
A. 天然气 B. 氢气 C. 煤 D.
石油
6、小红脚穿旱冰鞋在舞蹈练习厅内的大平面镜前,沿与平面镜平行的方向滑行。如果以镜中她自己的像为参照物,她是
A. 运动的 B. 静止的
C. 可能运动也可能静止 D.
无法确定
7、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的生存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对此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B. 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静止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C. 骆驼的脚掌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D. 深海里的鱼,被捕到岸上时会死掉,是因为海面上的压强比深海处小得多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物体的功率P甲与乙物体的功率P乙的大小关系是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
无法确定
9、在探讨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时,我们可以利用同学们在学校里的活动状态进行类比。比如可以用同学们课间在教室里的活动状态类比
A. 固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 B. 液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
C. 气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 D.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
10、一个小朋友在玩耍时,不小心把手臂伸进了瓷瓶,瓷瓶外形如图所示。由于瓶口太小,手伸进去却拔不出来了,他急得大哭起来。另一个小朋友见此情形急中生智,安全、顺利地解决了问题。他的方法是( )
A. 把瓷瓶打破 B.
把手臂硬拉出来
C. 顺着手臂倒肥皂水 D. 把小朋友突然抱起,利用惯性让瓷瓶脱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如图表示物质的是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及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从甲图中可见,
甲 乙
*12、国庆60
周年阅兵式上亮相的歼10战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战斗机。歼10战机的最小飞行速度为
13、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________m/s。在运动过程中,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骑车者是________的。
14、如图(a)、(b)所示,“跳皮筋”和“打陀螺”是老师们儿时的游戏,其中图______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______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以上均选填“(a)”或“(b)”]由于具有________,陀螺可以在地面长时间旋转。
15、如下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00N的水泥桶,所用的拉力为80N,如果工人在5秒内将水泥桶匀速向上提升了
16、下图为某水上公园推出的水上娱乐运动。某同学用脚蹬踏板时自行车前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当一个同学在水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人和水上装置的总重力约为1200牛,四个空心水桶与水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
17、汽车的发动机一般用水来冷却,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___较大的特性。质量均为
18、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理念。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典范。
(1)“鸟巢”体育场大量利用了太阳能。太阳能属于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太阳能光电系统,把太阳能转化成
能。
(2)“鸟巢”体育场还大量利用了地热能。地热能属于 次能源。大量利用地热能
产生温室效应(选填“会”或“不会”)。
三、实验探究与作图题(共20分)
19、(6分)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如图所示,某人用绳子沿着倾斜方向通过定滑轮拉住钩码,已知人手的拉力为F,钩码重力为G。
(1)请在图中标出这个“杠杆”的支点O,并画出拉力F、钩码重力G及它们的力臂(保留作图痕迹);
(2)若不计摩擦、滑轮重和绳重,请用杠杆平衡条件推证:F=G。
20、(6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和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得越
。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
。
21、(4分)如图所示,一小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便停下来,请你画出该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22、(4分)如下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和力F2。
四、计算题(共22分)
23、(6分)太阳能热水器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下图是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
问:(1)与其他形式的能相比,太阳能具有哪些优点?(写出两点即可)
(2)该热水器注满水时,水的总质量是
24、(8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从一楼匀速提升至六楼,所用的拉力为36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1)小明所用的时间;
(2)拉力的功率;
(3)所做的额外功:
(4)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滑轮作为动滑轮使用,组成一个新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改变?为什么?
25、(8分)一场特大暴雨突袭某市,致使该市某中学一千多名师生被洪水围困。武警某部官兵利用冲锋舟为学校师生开辟了水上生命线,该冲锋舟自重为0.6×104N,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1)冲锋舟满载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是多大?
(2)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3)假设每个人的平均质量为
五、简答题(8分)
26、为了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完成的三项重大科学发现,联合国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在纪念活动中,小伟展示给大家一幅“特殊烧水装置”图,表达了他对自然界中能量转化规律的理解。(图片说明:左边花盆中为一盆西红柿,骑车的人在吃西红柿,自行车带动发电机,右边为电炉烧水)
(1)请结合图片内容,说明能量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规律。
(2)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涉及多次能量转化的事例,请试举一例(至少涉及两次能量转化)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B
4、C 5、B
6、B 7、C
8、A 解析:图中的横坐标表示做功的时间,纵坐标表示做功的多少,在图中取相同的时间t1,在这段时间内,甲做的功W甲多于乙做的功W乙,因此甲做功较快。
注:题目所给的图象表示了物体所做的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看明白此图象是解题的关键。同时,应注意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含义和整个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在有两条图线进行比较时,一般先选定一个相同的坐标,再比较另一个坐标的变化。
9、B 10、C
二、填空题
11、200厘米3,质量,
解析:图象中的横坐标代表一种物理量,纵坐标代表另一种物理量,图甲中表示的是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所以图象表示的是密度,D物质的密度是
甲 乙
12、4.34;重 解析:注意单位换算,
13、4 运动
14、(a);(b);惯性
15、96,83.3% 解析:拉力所做的功W=80N×3×
16、运动状态 1200N 解析:水桶与水面的接触面积是干扰数据,物体漂浮时重力与浮力相等。
17、比热容 7:4 解析:根据比热容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等、升高相同温度时,物体吸收的热量之比就等于比热容之比。
18、(1)可再生;电 (2)一;不会
三、实验探究与作图题
19、(1)(3分)(如图)。
(2)(3分)由几何知识可知:l1=l2=R(R为滑轮半径)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即F·ll=G·l2, 得:F=G
20、(1)重 支持
(2分)
(2)同一(顶端)
(1分)
(3)小 远
(2分)
(4)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1分)
21、(4分)(如图)
22、(4分)(如图)
四、计算题
23、(1)清洁、安全、无污染、环保、方便、经济、不受地域限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节省地球资源等
(2)根据Q吸=cm△t得=
24、答案:(1)小明所用的时间
(2)拉力的功率
(3)所做的额外功
(4)变小
提升相同的重物到相同的高度,所做的有用功相同;由于新滑轮组增加了一个动滑轮,故所做的额外功增加,使得总功增大,所以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小。
25、解:(1)冲锋舟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
(2)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3)冲锋舟满载时,设人的总重为G人,有
即:
求得:G人=0.9×104N
由题意知
所以冲锋舟最多能承载的人数为
n===15(人)
五、简答题
26、(1)太阳→西红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人→车轮:人的能量转化为车轮的机械能;车轮→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电炉子:电能转化为内能;气体发声:内能转化为声能。规律: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2)举例:火电站在工作过程中: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