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体内物质的运输;能量的获得
二、考点清单:
(一)学习目标: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了解血液各成分的正常含量,能读懂血常规检验化验单。
2、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兔的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说出心脏在身体中的位置,列举其结构和功能。
3、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通过实验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4、说出心率、脉搏、血压的概念,学会测量它们的一般方法。
5、知道细胞呼吸的含义,懂得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列举人体及植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实例,比较其与有氧呼吸的异同点。
6、举例说明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获得氧气的方式不同。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了解血液各成分的正常含量,能读懂血常规检验化验单。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难点: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兔的血涂片,列举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血液
实物图展示:血液分层
1、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他体内的血量约为3.5~
2、实验:制作和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red cell)——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间凹的圆盘形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称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现红色。
血红蛋白的特点: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和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易与氧分离。
血红蛋白的功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也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white cell)——有细胞核,比红细胞数量少。人体内有多种白细胞。
白细胞的功能:能保护身体免受病患,如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淋巴细胞还与机体的抗传染功能有关。
血小板(platelet)——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
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有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的作用。伤口感染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聚集在伤口处,吞噬入侵的细菌,而“脓”就是死亡了的白细胞和细菌。
血细胞都有一定的寿命,人体内的血细胞每时每刻都经历着衰老、死亡和再生。红细胞每秒更新200多万个,大约60天左右全身的红细胞会更换一半。人体内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担负着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3、学会解读血液常规检查报告单
NO. |
项目 |
结果 |
正常范围参考值 |
单位 |
|
NO. |
项目 |
结果 |
正常范围参考值 |
单位 |
1 |
白细胞计数 |
11.8 |
3.5~10 |
×109/L |
5 |
血小板计数 |
210.0 |
100~300 |
×109/L |
|
2 |
中性粒细胞计数 |
85.0 |
50~70 |
% |
6 |
淋巴细胞计数 |
2.1 |
0.7~4 |
×109/L |
|
3 |
红细胞计数 |
3.0 |
3.5~5 |
×1012/L |
7 |
血型 |
AB型 |
|
|
|
4 |
血红蛋白 |
90 |
110~150 |
g/L |
8 |
|
|
|
|
说明:如果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
讨论:根据人体血液中血细胞的正常值,你认为这张报告单已告诉我们此人哪些指标不正常。
结论:可能患有炎症(白细胞数量偏高)和贫血(血红蛋白含量偏低)。
4、小结:血液的功能——血液具有输送氧、二氧化碳、各种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功能,还能起预防保护作用,血液对调节体温也有重要作用。(联系八上第三章:常温下,以皮肤的直接散热为主;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外界环境的温差,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皮肤血管口径改变血流量来调节体表温度。)
(二)心脏
1、观察心脏——位于人体胸中部偏左下方,心肌有力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输向全身。心脏被心肌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左右两部分又被能够控制血液定向流动的、只能向一个方向开的瓣膜(房室瓣)分别隔成上下两个腔,整个心脏可分为4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围绕在心脏上的冠状动脉为心脏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
2、学生实验:解剖猪的心脏
实验目标:
1)了解心脏的构造
2)学习用解剖的方法认识生物器官
实验器材:猪的心脏、蜡盘、解剖刀、镊子、剪刀
实验过程:
①根据下图所示位置,辩识猪心的各个部分。
②试着找出冠状动脉。这种血管有什么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主动脉和肺静脉,哪一条血管的管壁较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沿图上虚线把心脏剖开,然后用镊子将心脏内血块取出。
⑤比较左心室和右心室,哪一个心室的肌肉较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用剪刀把主动脉和肺静脉的管壁剪开,观察管壁内的瓣膜。请你试着将瓣膜的外形画出来。
讨论:如果心脏的瓣膜缺损,会给血液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小结:如果心脏的瓣膜缺损,血液有可能部分倒流回心房。
(三)血管
血管类型 |
管壁特点 |
管腔特点 |
血流速度 |
主要功能 |
动脉 |
厚、弹性大 |
|
快 |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 |
静脉 |
较薄、弹性小 |
大静脉管腔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膜 |
较慢 |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
毛细血管 |
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管径极细,一般只允许红细胞排成单行通过 |
最慢 |
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
实验——观察小金鱼尾鳍血液的流动。
(四)血液循环
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体循环过程: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过程: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讲述:由于心室需用更大的力将血液输送出去,所以心室壁较心房壁厚,同时由于体循环路线较肺循环长得多,因此左心室的壁较右心室的壁厚。
动脉血:含氧量高,血呈鲜红色;
静脉血:含氧量低,血呈暗红色。
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不断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将器官组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带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生理活动正常进行。
(五)心率、脉搏与血压
1、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健康的成人安静时心率约为每分钟75次。
2、脉搏: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此压力沿着动脉向前推动血液,使所有动脉都受到压力,形成脉搏。
脉搏和心率是相同的。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常把手指放在腕部的桡动脉处来诊断疾病。
3、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称为血压。
收缩压: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的变动范围为12~18.7千帕
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降到最低的值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舒张压正常值的变动范围为8~12千帕
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12千帕,则认为是高血压。
低血压:如果一个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则认为是低血压。高血压和低血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4、介绍临床医学上的血压值计量方法:以毫米汞柱(mmHg)计量。1 mmHg约为133Pa。
所以,正常成年人血压应该是收缩压90—140mmHg(12—18.7kPa),舒张压60—90mmHg(8—12kPa)。
【典型例题】
例1.一个科学兴趣小组做解剖猪心脏的实验时,针对如图所示的心脏解剖结构,以下四位同学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左心房
B.③为右心室
C.④为肺静脉
D.①与②间存在房室瓣
解析:同学们在观察心脏解剖图时要注意:图中的左边为右心房和右心室,所以①为右心房,②为右心室,在①与②间存在房室瓣,与右心室相连的④就应该是肺动脉,③是左心室。因此比较答案可得答案D是正确的。
答案:D
例2.构成我们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由此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更新。面对这一事实,你认为毛细血管不应该具有的特点是( )
A.分布极广
B.管壁极薄 C.血流缓慢
D.管径较粗
解析:从前面的知识点讲解中我们得出了: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壁极薄,管径极细,一般只允许红细胞成单行通过,血流缓慢,这有利于物质交换,同时毛细血管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所以分布极广,由此不难得出D答案是错误的。
答案:D
例3.某同学通过测定脉搏跳动获得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得出提高运动强度会导致心跳加快的结论。下列能支持该结论的一组数据是( )
A.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60次,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70次
B.甲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60次,甲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30次
C.乙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20次,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90次
D.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60次,丁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15次
解析:要比较人安静时和剧烈运动时的心跳,应该比较同一个人安静时和剧烈运动时的心跳,这样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因此不难得出B答案是能支持结论的一组数据。
答案:B
例4.下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不同血管(H、I、J)时血液中氧或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其中H为肺动脉。则图中曲线和血管I分别表示的是( )
A.氧的浓度,肺静脉
B.氧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C.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静脉
D.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解析:这道题重在考查血液循环中的血液流向和动脉血、静脉血的变化。已知H为肺动脉,则可以肯定这是肺循环,所以I就是肺部毛细血管,J就是肺静脉,在肺循环过程中气体浓度升高的是氧的浓度。所以选择答案B。
答案:B
【知识点2】能量的获得:
(一)氧化供能
食物通过消化和吸收,并且通过循环系统将营养物质传送到每一个细胞。然后营养物质在细胞中,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释放出能量。其中糖类物质为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糖类+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二)无氧呼吸
设疑:在长久没有运动的情况下,短时间进行剧烈的运动,你的两腿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分析:剧烈运动时,肌肉急需大量的能量,但仅靠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不能满足其需求,所以细胞就进行无氧呼吸
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动物细胞
分析:一些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也可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
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植物细胞
意义:是对能量需求的一种暂时补充。
思考:能否将无氧呼吸作为能量获得的主要途径?为什么?
——不能,无氧呼吸作用下,有机物分解并不彻底,且放出的能量很少。
(三)多样的呼吸器官
分析:动物需要依靠氧气和食物维持生命,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获取氧气的方式也不同。
观察图片资料,了解各类动物的呼吸器官。
蝗虫用气管呼吸 鱼用鳃呼吸
青蛙用肺,也可用皮肤进行呼吸 鸟用肺和气囊共同完成呼吸
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只能靠体表呼吸。
【典型例题】
例1.
A.大熊猫是珍稀的哺乳动物
B.大熊猫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C.大熊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
D.在动物园里圈养是保护大熊猫的唯一措施
解析:这道题以大熊猫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同学们的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A.大熊猫是珍稀的哺乳动物明显是正确的,B.大熊猫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也应该是正确的,因为任何生物生存都要适应环境。C.大熊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也是正确的,因为动物获取能量要靠呼吸作用。D.在动物园里圈养是保护大熊猫的唯一措施是明显错误的,我国四川的大熊猫保护区就是要保护大熊猫的野生生活环境。
答案:D
例2.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做了下列探究工作:
【查阅资料】通过上网获得以下信息:淀粉是无甜味的,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能初步分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
【作出猜想】甘薯中可能含有淀粉酶,把淀粉初步催化分解为具有甜味的麦芽糖,而马铃薯中不含有淀粉酶。
【实验操作】把甘薯、马铃薯放置在不同温度下,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处理30分钟,测定麦芽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处理后不含麦芽糖,甘薯处理后的麦芽糖含量如下表:
处理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甘薯中麦芽糖含量(mg/g) |
22.1 |
23.3 |
25.8 |
37.6 |
40.5 |
47.4 |
54.7 |
68.9 |
45.3 |
28.6 |
(1)实验结果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该小组的猜想。
(2)由表可见,_____℃时,甘薯中的淀粉酶催化效率最高。
(3)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马铃薯不含麦芽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成____________,并释放能量。
解析:(1)因为从表中可以看出,甘薯中麦芽糖含量在升高,因此实验结果支持该小组的猜想。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
(3)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马铃薯不含麦芽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人在咀嚼的过程中,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才会略带甜味。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答案:(1)支持 (2)70 (3)唾液淀粉酶 二氧化碳和水
例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我国正式开展实施“玉米转化汽油醇”工程。汽油醇主要是由汽油与乙醇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下列反应与“玉米转化汽油醇”这项技术直接相关的是( )
A.水 + 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
B.糖类+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C.葡萄糖乳酸+能量
D.葡萄糖酒精(乙醇) + 二氧化碳+能量
解析:要与“玉米转化汽油醇”这项技术直接相关,则这个反应中必须有酒精(乙醇)生成,所以很容易得出D答案是正确的。
答案:D
例4.在啤酒的制作过程中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其周围环境的酸碱度发生变化。某科学研究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了以下实验:将酵母菌放在10mL培养液中,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培养,并每隔一定时间均匀取样lmL,4次取得的培养液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如下表所示(每次样品测定后均放回原培养液)。
请回答:
(1)由于酵母菌的作用,使其周围呈 性环境。
(2)由数据可知,1mL该培养液中最多能容纳的酵母菌数量为 万个。
(3)在随后进行的第5次取样时,发现样品中酵母菌数量仅为76万个,在排除了其周围环境酸碱度的影响后,研究小组对此结果作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你认为这一解释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取样次数 |
酵母菌数量(万个) |
pH |
1 |
82 |
5.4 |
2 |
100 |
5.0 |
3 |
121 |
4.8 |
4 |
121 |
3.7 |
解析:这道探究题看似题量大,其实难度不高。同学们只要对表中的数据加以分析就可以得出:(1)由于酵母菌的作用,使其周围呈酸性环境。因为pH在下降。(2)由数据可知,1mL该培养液中最多能容纳的酵母菌数量为121万个。因为第3次和第4次取样,酵母菌数量均为121万个,说明这已经是这一生存环境下的最高容纳量。(3)在随后进行的第5次取样时,发现样品中酵母菌数量仅为76万个,在排除了其周围环境酸碱度的影响后,研究小组对此结果作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你认为这一解释应该是: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部分酵母菌因营养缺乏而死亡。
答案:(1)酸
(2)121
(3)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部分酵母菌因营养缺乏而死亡(能提及营养缺乏、营养不足造成酵母菌死亡的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四、应考锦囊
讲的知识点属于中考必考内容,常出现在中考题的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而且本讲的所有知识点都是中考的考查热点。对于生命科学的内容,本讲是重中之重,这一讲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也是以后同学们从事医学和生命科学类的工作和研究的基础知识,因此不管是从中考的角度,还是从以后同学们进行相关工作的知识结构来看,本讲的知识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所以同学们要在课后多进行相关的复习和练习,以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
五、本讲小结
1、明确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过程。
2、明确血液循环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3、理解各种获得能量的途径和方式,明确相关的能量获得的文字表达式。
六、超前思维
下次上课前请同学们做好以下准备: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代谢的多样性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的利用过程
2、说出代谢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列举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说出尿的形成过程
3、懂得维持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意义
4、概述新陈代谢的含义,知道新陈代谢的多样性。
5、区分自养与异养,寄生与腐生。
6、举例说出发酵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阅读内容:课本141~149页
(三)带着问题上课堂:
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有哪些?
2、生物的新陈代谢方式有哪些?
(四)牛刀小试:
1.体内能量的获得。
获得的能量=___
_的能量+___
_的能量 。
2.体内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以___
_ 形式排出——皮肤;以___
_形式排出——呼吸系统;
以___
_ 的形式排出 —— 泌尿系统 。
3.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肾脏——产生___________;输尿管——运送尿液___ ;膀胱——______________;尿道——___
_。
4.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___
_的器官。
5.新陈代谢包括___
_ 和___
_ ,是生物生存的___
_,也是生命的___
_。
6.微生物指自然界的___
_、___
_和___
_。
7.新陈代谢的营养方式分为___
_和___
_,异养又包括___ _ 和___
_两类。
8.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___
_,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___
_。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
1.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无机盐 C.葡萄糖 D.水
2.在下列细胞中,具有细胞核的是(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和血小板 D.白细胞
3.血细胞有一定的寿命,原有的血细胞不断地衰老死亡,又有新的血细胞产生。新的血细胞是由( )
A.已有的血细胞分裂产生 B.红骨髓产生
C.血管内壁上皮细胞的分化产生 D.心脏产生
4.人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其中与肺动脉相连通的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5.下列动物中,血液循环途径与人类基本相同的是( )
A.家兔 B.鲫鱼 C.鳖 D.蝮蛇
*6.某人因急性肠胃炎,需在上臂静脉处滴注生理盐水和抗生素,那么抗生素在抵达肠胃的过程中,需通过心脏的( )
A.两个心房 B.两个心室
C.一心房和一心室 D.所有心房和心室
7.静脉血与动脉血相比,静脉血( )
A.含废物多 B.含二氧化碳多
C.不含氧气 D.在静脉中
8.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时,看到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动脉 D.静脉→心室→心房
9.血液的组成成分是( )
A.血浆和血细胞 B.血浆和白细胞
C.血浆和红细胞 D.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0.血液在结构层次上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1.在人体抽取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的作用是( )
A.使血细胞和血浆分层 B.防止血液凝固
C.加速血液凝固 D.破坏血细胞
12.血液中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的物质是( )
A.红细胞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D.氧合血红蛋白
13.下列血管中血压最高的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下腔静脉
14.桡动脉的脉搏是由于( )
A.心脏振动直接引起的 B.心脏射出的血液冲到这里引起的
C.主动脉的搏动沿着动脉壁传来的 D.桡动脉的血压造成的
*15.如果某人测出他收缩压是14千帕,这说明他的收缩压( )
A.高于大气压14千帕 B.低于大气压14千帕
C.绝对值为14千帕 D.与舒张压之差是14千帕
*16.下列不是血液的防御保护功能的是( )
A.血浆将药物运输到全身起治疗作用
B.某些白细胞吞噬病原体和坏死的组织
C.某些血浆球蛋白具有抗病作用
D.伤口处凝血反应是为了防止病原体的侵入
17.在病人上臂抽血、滴注生理盐水,选用的血管依次是( )
A.动脉、动脉 B.动脉、静脉
C.静脉、动脉 D.静脉、静脉
18.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主要决定于它具有( )
A.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的特性
B.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的特性
C.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的特性
D.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的特性
19.医生“切脉”和量血压处分别是( )
A.桡动脉、肱动脉 B.尺动脉、肱动脉
C.尺动脉、桡动脉 D.桡动脉、肱二头肌
20.医学上判断贫血的依据是少于正常值的( )
A.血液的量 B.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
C.血细胞的数量 D.血浆的量
21.徒手登山的运动员,当他在海拔
A.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 B.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
C.呼吸越来越急促 D.山地更加陡峭
22.把鲜奶制成酸奶,所含的能量及其营养价值的说法,下列哪种答案合理( )
A.增加、提高 B.减少、提高
C.减少、降低 D.增加、降低
*23.如果一定质量的黄豆全部萌发生成黄豆芽,黄豆芽中的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分别比黄豆中的( )
A.多、多 B.少、多 C.多、少 D.少、少
24.运动员在进行不同的运动项目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运动项目 |
总需氧量(升) |
实际摄入氧量(升) |
血液中乳酸增加量 |
马拉松跑 |
600 |
589 |
略有增加 |
|
16 |
2 |
显著增加 |
|
80 |
未见增加 |
显著增加 |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
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
25.进入西藏的浙江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的环境所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是( )
①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目增多
②呼吸频率加快
③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④心率加快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6.把小白鼠和青蛙从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27.两个大小差别较大的容器里,分别盛等量的含有乳酸菌的鲜奶,然后封口贮存,结果是( )
A.大容器中的牛奶先变酸 B.小容器中的牛奶先变酸
C.同时变酸 D.都不变酸
28.下面是某人在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时各器官的血流量比较表,根据此表内容,表示运动状态的是(注: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肌营养的血管) ( )
器官 |
血流量/mL·min-1 |
|
A状态 |
B状态 |
|
腹腔器官 |
600 |
1400 |
肾脏 |
600 |
1100 |
冠状动脉 |
750 |
250 |
骨骼肌 |
12500 |
1200 |
皮肤 |
1950 |
500 |
A.A状态 B.B状态
C.A、B状态都是 D.A、B状态都不是
29.下图能够说明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和跑步结束后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的是( )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30.下图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本题有两个选项正确)
A.甲是恒温动物 B.乙是恒温动物
C.甲是变温动物 D.乙是变温动物
二、填空简答题
1.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血浆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形体最大的是___________,形体最小的是__________。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___________,这是因为在红细胞的____________中有血红蛋白,而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低于一定量时,就会出现精神不振、脸色苍白、头晕等贫血症状。贫血症状出现的原因是血液____________的能力大大降低了。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比以前增多了。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人的寿命,掌握心血管健康活动的常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够不停地跳动而不疲倦,其原因之一在于它的活动具有节律性。右图是心室脏每跳动一次,心房和心室的舒张、收缩时间的情况:
(1)从上图分析,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不停地跳动,为什么不会疲倦?
(2)如果有人心率为75次/min,每搏的输出量为70mL,则每分钟输出量为_________mL,一般情况下,长跑运动员与正常人相比,心率较慢,但_____________较多,所以能满足运动员的供血。
(3)如果有人心率为75次/min,则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_,心房和心室共同处于_______期,所占时间约为__________。
4.人体大量失血时,会头晕。这是由于大量失血,使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大量减少,血液的________能力降低造成脑部_________不足的缘故。
5.下表是某人的血液常规检验单,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填空:
项目 |
正常范围参考值 |
单位 |
结果 |
项目 |
正常范围参考值 |
单位 |
结果 |
红细胞 |
3.5—5 |
×1012/L |
2.8 |
血小板 |
100—300 |
×109/L |
220.0 |
血红蛋白 |
110—150 |
g/L |
90 |
淋巴细胞 |
0.7—4 |
×109/L |
2.5 |
白细胞 |
3.5—10 |
×109/L |
6.5 |
血型 |
—— |
B型 |
|
由该报告单可以判断此人可能患有___________(填病症名);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在有两只活的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胸腹部露出水面,将乙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在水中,头部露出水面,请问两只蝗虫中哪只先死亡?为什么?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2.
D 3.
B 4.
D 5. A
6. D
解析:要使抗生素到达肠胃,必须经过体循环和肺循环,所以要经过所有的心室和心房。
7. B 8. B 9. A 10. B 11.B
12. C 13. C 14. C
15. A
解析:因为人是生活在大气中的,所以人体内部的压力要与大气压相等才不会被大气所压坏,而血压则是高出大气压的一个值。
16.B
解析: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原体但不能吞噬坏死的组织。
17.D
18.A、B 19.A
20.B
21.A
22.B
23.B
解析:黄豆全部萌发生成黄豆芽的过程中也在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要消耗有机物,从而导致有机物总量减少,但在萌发过程中会使有机物发生化学变化,生成其它的有机物,从而使有机物的种类增多
24.A
解析:试题中所说的“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的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是指在三种不同项目的运动中,ATP重新合成的能量来源途径不尽相同,这一点从供选答案中也可以看出。接着应该仔细分析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磷酸肌酸分解三种合成ATP途径的区别。通过有氧氧化途径合成ATP,需要氧气参与,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通过无氧氧化途径合成ATP,是在机体缺氧或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为乳酸;磷酸肌酸分解途径合成ATP,是肌肉运动开始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途径合成ATP尚未参加时,运动消耗ATP,由磷酸肌酸迅速分解释放能量,把ADP合成ATP,这一过程不需要氧气,也不产生乳酸。最后根据试题结出的数据具体分析。在马拉松跑过程中,实际摄入氧气量达到总需氧量的98%以上,且血液中的乳酸增加量只略有增加,说明这项运动过程中的供能方式主要是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虽存在但不是主要的。
25.D
26.C
27.B
28.A 29.C
30.AD
二、填空简答题:
1.运载血细胞,运输部分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运输氧 细胞质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2.运输氧
3.答案与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心率是75次/min,每次心脏跳动,其中心房只工作(收缩)了0.1秒,休息(舒张)了0.7秒,心室工作了0.3秒,休息了0.5秒,可见心脏每跳动一次,心室、心房的舒张期比收缩期长,心脏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因此人的一生,心脏不停跳动而不知疲倦。
(2)5250 每搏输出量
(3)0.8秒 舒张 0.4秒
4.血红蛋白 携氧 供氧
5.贫血 血红蛋白数目少
6.答案与解析:乙蝗虫先死亡,因为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