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信息

 

本讲教育信息

.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4

 

3.7  土壤(1

一、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 土壤的概念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 土壤的特性

       土壤位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并且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

 

3.7  土壤(2

二、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1. 土壤的肥力

  2. 土壤的组成

       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组成土壤的基本物质,约占土壤固体部分总重量的90%以上,有土壤骨骼之称。土壤矿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矿物质是植物营养元素的重要供给源,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

       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也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基础,它与土壤矿物质共同构成土壤的固相部分。土壤有机质绝大部分集中于土壤表层。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

       水分

       土壤水是土壤中各种形态水分的总称,为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土壤中物质的转化过程和土壤形成过程起着决定作用。土壤水非指纯水而言,而实际是含有复杂溶质的稀溶液,因此,通常将土壤水及其所含溶质称为土壤溶液。土壤溶液是植物生长所需水分和养分的主要供给源。

       空气

       土壤空气存在于未被土壤水分占据的土壤空隙中。土壤空气组成与土壤本身特性相关,也与季节、土壤水分、土壤深度等条件相关,表层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

 

  3. 土壤与农业

 

3.7  土壤(3

三、土壤的形成

  1. 生物的主导作用

  2. 人类活动与土壤

 

3.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 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

  3.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例:河流切割、侵蚀高原形成沟壑,又规堆积泥沙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等,说明水文与地形要素的渗透。

 

3.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

  1. 不同地区地理环境表现的差异

 

  2. 自然带的概念

       各个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分别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且占有一定的宽度,在地球上呈长带状分布,这叫自然带。

 

  3.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3.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3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2

  3.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

       经度地带性:以水分为基础

       垂直地带性:与水平地带性的联系

       非地带性: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影响

 

【典型例题分析】

  1. 关于土壤肥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壤肥力就是指土壤供应植物所需养分的能力

B. 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所含有机质数量的多少

C. 一些土壤有肥力,一些土壤没有肥力

D. 人类耕作对土壤肥力影响很大

 

  2. 读景观图,分析判断下列问题:

       1)景观图中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植被特点是:__________,土壤特点是:__________,水文特点是:__________

2)这里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__________,光照__________,夜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较__________,因为这里__________少。

3)此处昼夜温差__________,物理风化剧烈,__________侵蚀显著。

 

  3.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1)图中自然带:A__________D__________F__________

2)自然带ABCDE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地带性分布,其成因中___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

3)自然带EFG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地带性分布,其成因中___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

4)图中一种自然带有两种气候的是__________

提示:土壤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肥力,而肥力的高低取决于肥力四要素水、肥、气、热之间的协调程度,故ABC错;而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反之,则会引起土壤退化。

 

[本讲总结]

一、知识要点

 

二、重、难点

重点:土壤的组成、肥力、形成过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其分布规律。

难点: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 学习方法指点

       如何记住不同陆地自然带内的气候和植被?

纬度

气候类型

陆地自然带

典型植被

低纬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中纬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阔叶落叶林带

温带阔叶落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荒漠

高纬度

亚寒带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

寒带苔原气候

寒带苔原带

寒带苔原

寒带冰原气候

极地冰原带

冰雪裸地

       将世界气候类型和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联系起来复习,有助于加深记忆。

  1. 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但注意“沙漠”和“荒漠”的不同;

  2.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同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 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温带荒漠带和温带草原带。

 

[知识拓展]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全部过程中不断地供给植物以最大量的有效养分和水分能力,同时而且自动地协调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适宜的土壤空气和土壤温度的能力。总之,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的综合反映,土壤的各种基本性质都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土壤中的各种肥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这说明土壤不是一个简单的仓库贮存水分和养分以供植物利用,而它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相互协调和易于人工调节的能力。所以土壤肥力是土壤本质的特性和生命力,土壤有了肥力植物就能生长,没有肥力就没有植物的生长。

  土壤肥力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和经济肥力。自然肥力包括土壤所共有的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肥力和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的潜在肥力。人工肥力是指通过种植绿肥和施肥等措施所创造的肥力,其中也包括潜在肥力和有效肥力。经济肥力是通过人工劳动中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措施的调节,使土壤肥力为植物生长所利用的就是经济肥力。肥沃土壤的标志是:具有良好的土壤性质,丰富的养分含量,良好的土壤透水性和保水性,通畅的土壤通气条件和吸热、保温能力。因此,提高土壤肥力和培育肥沃土壤是从事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导致人口分布不均匀:

人口在地球表层的分布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差异,这是深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的。

不但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人类的居住场所和社会经济活动也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人口在地球表层的分布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差异,这是深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的。

考古资料表明,人类的起源地就分布在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

不但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人类的居住场所和社会经济活动也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例如:城市、集镇、居民点的分布,通常总是相对集中于河流沿岸地带或河口附近。因为这里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能促进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

自然环境虽可进行改造,但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和艰巨的劳动,并且改造的规模很小,只能改造环境的某一方面。而诸如气温、降水、天体运动、地质构造运动、地震、热带风暴等大范围的自然条件,人类目前还无法加以改造。

目前地球陆地面积的35%-40%基本上无人居住,全球人口的1/3集中在1/7的土地上。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显然主要是由自然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纬度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低纬度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大象、孔雀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沙漠狐

中纬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温带阔叶落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松鼠、黑熊

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温带荒漠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

高纬度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寒带苔原带

寒带苔原气候

寒带苔原

驯鹿、北极狐

极地冰原带

寒带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

    1.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有

  A. 是四大圈层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

  B. 对地表物质循环有一定作用,对能量转换作用不大

  C. 为动物生存提供了立足的必要条件

  D. 是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

    2. 有关土壤肥力的叙述正确的有

  A. 肥力是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

  B. 矿物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C. 上层为粘壤质地,下层为粉砂质地的土壤结构利于蓄水保肥

  D.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占土壤各组成的50%以上,则土壤一定非常肥沃

    3. 在自然界中,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是

    A. 大气    B. 土壤  C. 生物    D. 岩石

    4.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岩石的组成        B. 气候的影响

  C. 水分的分布        D. 生物的分布

    5. 人类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是

  A、土壤与气候       B. 大气与水分

  C. 岩石与生物       D. 大气与岩石

    6. 生物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体现在

  A. 加速矿物质的淋失

  B. 使有机质不断积累

  C. 使养分元素不断富集

  D. 使土壤不断熟化

    7. 1998年南方大水灾,许多庄稼被淹没致死,主要原因是

  A. 水分过多,土壤缺氧

  B. 微生物活动多,庄稼腐烂死亡

  C. 连日降水,庄稼缺少光合作用

  D. 水稻等喜水作物,不怕长期水淹,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8.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A.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影响和渗透

B. 某一要素变化,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都会变化

C. 各要素都不能单独存在和发展

D. 各要素对整个环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

    9.世界上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在下列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

A. 北美大陆       B. 南美大陆    C. 亚欧大陆        D. 非洲大陆

    10.自然带明显呈带状且南北对称分布的是:

A. 南美大陆       B. 亚欧大陆    C. 北美大陆        D. 非洲大陆

 

二、综合题

1. 读下图“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土壤组成部分是A_______B_______

2)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_______,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是地表_______循环和_______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

3)土壤组成中属于固相的有______________

4)土壤水分和空气组成比例常随外界_______条件及其他因素变化而此消彼长;

5)理想土壤的性状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面是土壤形成过程简式:

根据以上简式,写出字母代表的内容,以表示出生物(包括人类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生物类别(包括人类活动):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人类活动状况: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3.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自然带的名称。A. 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___G. ______________

2ABC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地带性分布规律,是以_______为基础。

3EFG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地带性分布规律,它受_______条件影响较大,

4A自然带中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E自然带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        3. B        4. D        5. A       

6. BC          7. A        8. AB      9. C        10. D

 

二、综合题

1. 1)矿物质,有机质

2)肥力,物质,能量

3)矿物质和有机质

4)气候

5)能够调节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热量,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

2. A微生物和低等植物着生;B高等植物着生和生长;C人类耕作和培育。

D合理耕作经营;E不合理耕作经营。

3. 1A. 热带雨林带、B. 亚寒带针叶林带、C. 寒带苔原带、E.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F. 温带草原带、G. 温带荒漠带。

2)纬度,热量

3)经度,水分

4)热带雨林,温带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