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信息

 

本讲教育信息

. 教学内容:

1. 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的原理

  2. 了解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以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对爆炸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 教学重点和难点

    燃烧的条件

 

[教学过程]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 燃烧及其条件

1

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

总结燃烧需要的条件

2“火三角”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要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 缓慢氧化

进行速度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如: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败,堆肥腐熟等。

如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开,造成热量积累,最终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便会发生自动燃烧。这种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动燃烧叫做自燃。

如某些天然的森林大火,或大量易燃物长期堆积,且通风不好,都是自燃现象。

 

. 灭火原理

3

(一)思考:

1. 蜡烛火焰               吹灭                         降温

2. 家具起火               浇水                         降温

3. 油锅起火               放菜(或盖锅盖)             隔绝空气

4. 麦田起火               割掉火场周围的一圈麦子       隔离可燃物

具体方案:

隔离或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灭火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则火必灭无疑。

4 防火与灭火

 

(二)灭火常识

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要沉着应对。如火势较小,可采用适当方法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可能,就应该打电话求救。

报警电话号码:119        说清详细地址、燃烧物的种类

如被大火围困,要冷静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或门上泼水,门缝塞湿毛巾,阻止火势蔓延,到窗口呼救等。

 

. 常见的消防安全标识

5

 

. 爆炸

6

可燃物如果在有限空间内,剧烈而又急速燃烧时,产生大量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7

 

【典型例题】

1、判断正误

1)灭火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着火点(  

2)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3)某物质既与氧气接触又达到很高的温度,则该物质一定会发生燃烧( 

4)凡是氧化反应都发光发热(  

5)缓慢氧化一定会引起自燃(  

6)铁生锈是缓慢的物理变化(   

7)可燃物急速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8)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9)灭火时,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两个条件只要具备一个就能将火熄灭(  

  答案:1)×(2)×(3)×(4)×(5)×(6)×(7)×(8)×(9)√

 

2、选择题

1)下列哪种情况,白磷能燃烧(   

A. 白磷放在800的水中            B. 白磷放在300的水中

C. 白磷置于空气中,温度高于400   D. 白磷放在冷水中,隔绝空气

2)与可燃物燃烧时的现象有关的因素有(  

①氧气的含量②可燃物的本性③可燃物的形状④燃烧空间的大小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3)使可燃物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A. 只要是可燃物质     B. 只要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C. 只要有充足的氧气   D.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并有充足的氧气

4)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  

A. 水的密度比空气大

B. 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大量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且水蒸气又起了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

D. 水蒸发吸热,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5)因酒精灯里的酒精不慎洒在桌上而失火,应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A. 用扇子煽灭          B. 用嘴吹灭

C. 用灭火机扑灭        D. 用湿布盖灭

6)下列物质不具有可燃性的是( 

A.              B. 氧气         C.              D.

答案:1C  2C  3D  4C  5D  6B

 

【模拟试题】

1. 今年611日开始的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约能源,从我做起。”在生活中以下行为不提倡的是(  

A. 让电视机长期待机            B. 夏季用空调时,把设定温度适当调高

C. 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        D. 使用高效节能型的用电设备

2. 厨房炒菜,油锅不慎着火,下列灭火措施最适宜的是(    

A. 加水        B. 倒去油       C. 盖上锅盖       D. 撒上沙子

3.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炭火炉上放置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 煤燃烧一定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C. 燃气热水器装在浴室内使用不会产生一氧化碳,很安全

D. 液化石油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容易引起中毒

4. 合理利用燃料,防止污染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酒精是比汽油更环保的燃料      B. 天然气是比煤更清洁的燃料

C. 氢气是比天然气更理想的燃料    D. 石油是工厂经常使用的燃料

5.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B. 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 只要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6. 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 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 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

7. 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 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 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 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试题答案】

1. A    2. C    3. D    4. D     5. D     6. B    7.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