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信息

 

本讲教育信息

.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  大气(2

复习上讲内容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热力状况

2.3大气的运动(1)]

. 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2.3大气的运动(2)]

. 风的形成规律

 

2.4全球性大气环流(1)]

.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中纬环流              低纬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4全球性大气环流(2)]

.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一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七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2.4全球性大气环流(3)]

. 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异同点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成因

性质

成因

性质

亚洲东部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地处世界最大大陆和世界最大海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

受亚洲高压控制,盛行偏北季风。

寒冷干燥

受夏威夷高压控制,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

温暖湿润

亚洲南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盛行来自高纬大陆的东北季风

温暖干燥

赤道低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受吸收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西南季风。

温暖湿润

季风形成的原因

 

典型例题分析

例一

 

例二

 

例三

判断对错:

地面温度增高,近地面气压降低。

在南半球中纬度高空地区,风向和等压线斜交。

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

在赤道地区,无论近地面还是高空,风向和等压线始终垂直。

地面冷热不均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

 

  

 

 

本讲总结

. 知识要点

热力环流:

风的形成;

全球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季风的特点和成因。

 

. 重、难点

重点:风的形成、三圈环流的分布特点及海陆差异产生的影响

难点:风的形成规律。

 

. 学习方法指点

找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深入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

 

[知识拓展]

副热带高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中国天气的关系

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十分重要,夏半年更为突出,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西太平洋副高本身;另一方面还表现在西太平洋副高与其周围天气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在西太平洋高压控制下的地区,有强烈的下沉逆温,使低层水汽难以成云致雨,造成晴空万里的稳定天气,时间长久了可能出现大范围干旱。

副高是向我国大陆输送水汽的重要系统。我国降水的水汽来源,虽然主要依靠西南气流从印度洋输送来,而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强度和活动,不仅对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有关,而且还影响着它南侧的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向大陆输送来的水汽。同时,西太平洋副高的北侧是沿副高北上的暖湿空气与中纬度南下的冷空气相交绥的地带,往往形成大范围的阴雨天气,是我国大陆地区的重要降水带。因而我国降水带的南北移动同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相一致,通常降雨带位于副高脊线以北约5-8个纬度。每年2-4月,副高脊线稳定在18-20N间时,我国华南地区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6月副高脊线北跳越过20N,稳定在2025N间,降水带位于长江下游和日本一带,正是梅雨季节开始的时期。由于每年副高的势力强弱不同,北进快慢有别,梅雨期的长短和入梅、出梅的早晚都有很大差异。梅雨可以出现在5-7月间的各个时段。出现在5月的梅雨称为早梅雨,出现在6-7月的梅雨称正常梅雨。一般在6月中旬前后入梅,7月上旬出梅,梅雨期平均约20天。造成梅雨期连续降雨过程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准静止锋、切变线和西南低涡。这些系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连续出现或缓移、停滞,都能造成大面积的洪涝。到7月份,副高脊线再次北跳,降雨带从长江流域推移到黄淮流域。长江中、下游的梅雨结束,开始被西太平洋副高所控制,天气变得炎热少雨。如果副高强大,控制时间长久,将造成严重干旱现象。从7月底到8月初,高压脊线进一步越过30°N,雨带也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带。9月上旬,高压脊线开始向南回跳,雨带也自北南移。

上述情况仅仅是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对我国天气影响的一般规律。实际上,副高的南、北季节性移动经常出现异常,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水涝的反常天气。例如,1956年西太平洋高压脊第一次北跳偏早,第二次北跳偏晚,这一年梅雨很盛,长江中下游流域雨量过多。1954年副高比较久地稳定在2025N间,长江流域梅雨持续时间达两个月之久,结果造成江淮地区几十年罕见的大水。1958年副高脊线第一次北跳偏晚,第二次北跳偏早,形成了这一年空梅,造成了干旱。

 

季风

季风是大范围盛行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的风系。随着风向的季节变化,天气和气候也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季风”一词来源于阿拉伯语“mawsim”,意为季节。中国古称信风,意为这种风的方向总是随着季节而改变。

成因:英国哈雷认为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不同和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而产生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型海陆直接环流。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大陆上为冷高压,近地面空气自大陆吹向海洋;夏季,大陆比海洋暖,大陆上为热低压,近地面空气自海洋吹向大陆。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有了比较多的高空气象资料后,有人指出行星风系的季节位移也是形成季风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并不是所有具有海陆差异的地区都有季风,还有其他一些物理因子在季风形成中起作用。例如,大地形(如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积重难返及南半球越赤道而来的气流,对夏季风的活动均有很大影响。

气候特征:世界上季风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南亚、东亚、非洲中部、北美东南部、南美巴西东部以及澳大利亚北部,其中以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最著名。有季风的地区都可出现雨季和旱季等季风气候。夏季时,吹向大陆的风将湿润的海洋空气输进内陆,往往在那里被迫上升成云致雨,形成雨季;冬季时,风自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干燥,伴以下沉,天气晴好,形成旱季。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 选择题

    1. 对图中海滨地区大气环流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示时间为白天  

B. 图示为季风环流   

C. 图中陆地上空为高压

D. 图中近海面比近地面温暖

 

    2.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主要原因是

A. 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 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 受印度低压的控制

 

    3.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                  B. 不同地区间的气压差异

C. 不同地区间的海陆差异                  D. 不同地区间的热量差异

 

    4.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 气旋与反气旋      B. 季风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大气环流

 

    5.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是地转偏向力        B.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辐射     

C.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风            D. 大气运动的高级形式是热力环流

 

    6. “沿海地区近地面大气运动示意图”,其中画法正确的有

          A                                    B                                 C                            D

 

. 综合题

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气压带名称:

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2)图中代表中纬西风带的序号是________,在图中相应位置画出中纬西风带的风向。

3)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什么叫热力环流?

5)写出ABCD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

 

3. 读图,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甲乙为地面,丙丁为高空。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2)甲为赤道低气压带

3)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4)乙为赤道低气压带

5)甲→乙代表西风带

6)甲→乙代表信风带

7)丙→丁的气流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试题答案

. 选择题

1. A           2. B              3. D             4. C              5. B        6. BC

. 综合题

1. 答案:1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2)图中代表中纬西风带的序号是②和④,②为西南风,④为西北风。图略。

3)对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 答案: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2)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气压差异

3)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4)热力环流:地面间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5)写出ABCD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BADC

3. 答案:1(对)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因为甲处为下沉气流

2)(错)甲为赤道低气压带

3)(错)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4)(对)乙为赤道低气压带,因为乙处为上升气流

5)(错)甲→乙代表西风带

6)(对)甲→乙代表信风带,因为甲乙之间为低纬度

7)(错)丙→丁的气流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