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知识系统总结(3)——分子与细胞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具有开放性。这就是说,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时刻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且时刻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能量并利用这些能量维持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从而体现出活细胞的特点。
(一)名词:
1.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 酶促反应:酶所催化的反应。
3. 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做底物。
4. 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5. 光合效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
(二)注意:
1. 酶的发现:
① 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② 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
③ 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④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 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3. 酶的特性:
① 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 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 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4.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定因素是核酸。
5. 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一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
6. 通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环境(最适PH=2左右)才有催化作用,随pH升高,其活性下降。当溶液中pH上升到6以上时,胃蛋白酶会失活,这种活性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
7. ATP的结构简式: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化合物。
这种高能化合物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必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种高能化合物形成时,即高能磷酸键形成时,必然吸收大量的能量。
8.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在酶的作用下,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同时生成ADP和Pi;在另一种酶的作用下,ADP接受能量与一个Pi结合转化成ATP。
ATP与ADP相互转变的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式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ADP和Pi可以循环利用,所以物质可逆;但是形成ATP时所需能量绝不是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所以能量不可逆。
因为:(1)从反应条件看,ATP的分解是水解反应,催化反应的是水解酶;而ATP是合成反应,催化该反应的是合成酶。酶具有专一性,因此,反应条件不同。
(2)从能量看,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在高能磷酸键内的化学能;而合成ATP的能量主要有太阳能和化学能。因此,能量的来源是不同的。
(3)从合成与分解的场所来看:ATP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呼吸作用)和叶绿体(光合作用);而ATP分解的场所较多。因此,合成与分解的场所不尽相同。)
9. ATP的形成途径:对于动物和人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内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除了来自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外,还来自光合作用。
10. ATP分解时的能量利用:细胞分裂、根吸收矿质元素、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
11.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2. 光合作用的发现:
①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② 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③ 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④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13. 叶绿体的色素:
① 分布:分布在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类囊体膜上。
② 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
从结构上分:
a.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
b.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从功能上分:
a. 吸收和转换光能作用:绝大多数的叶绿素a、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b.
吸收、传递、转换光能: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色a,
14. 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15. 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 光反应阶段
a. 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
b. 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 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16.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① 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 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
③ 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
④ 能量变化:
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⑤ 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17. 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 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② 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③ 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8.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
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种过程中,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再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当低温时暗反应中(CH2O)的产量会减少,主要由于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适当提高温度能提高暗反应中(CH2O)的产量,主要由于提高了暗反应中酶的活性。
19. 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
前者的进行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后者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能量和[H],在较弱光照下生长的植物,其光反应进行较慢,故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没有随之增加。光照增强,蒸腾作用随之增加,从而避免叶片的灼伤,但炎热夏天的中午光照过强时,为了防止植物体内水分过度散失,通过植物进行适应性的调节,气孔关闭。虽然光反应产生了足够的ATP和[H],但是气孔关闭,CO2进入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分子数减少,影响了暗反应中葡萄糖的产生。
(1)光能转换成电能
能量传递转换过程:
A. 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 C:电子供体
D:电子受体
1. 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失去电子,成为强氧化剂
2. 电子受体接受电子并将其传给内囊体上的电子传递链,生成ATP和NADPH
3. 电子供体将电子给叶绿素A,自身被氧化,并激活水光解酶,最终从水中的电子
4. 水被光解
H2O→O2+ H+ +2e
在光的照射下,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不断失去电子和获得电子,从而形成电子流,光能就不断的转换成了电能。
B. 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辅酶Ⅱ:烟酰胺酰嘌呤二核苷磷酸,英文简写NADP+
NADP+能得到两个电子和一个还原氢生成NADPH(还原性辅酶Ⅱ)
同时,叶绿体利用光能转换成的另一部分电能,将ADP转换成ATP,以活跃的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
NADPH是很强的还原剂,可以将二氧化碳最终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自身被氧化成NADP+继续接受电子
C. 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20. 在光合作用中:
a. 由强光变成弱光时,[产生的H]、ATP数量减少,此时C3还原过程减弱,而CO2仍在短时间内被一定程度的固定,因而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H2O)的合成率也降低。
b. CO2浓度降低时,CO2固定减弱,因而产生的C3数量减少,C5的消耗量降低,而细胞的C3仍被还原,同时再生,因而此时,C3含量降低,C5含量上升。
21.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作物产量方法:
22. 光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照的重要性:是光合作用基本条件,直接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光强的影响:不同的作物对光照的强弱需求不同
光成分的影响:不同颜色的光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a. 对光合效率的影响
b. 对光合作用产物的成分的影响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加酶洗衣粉能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迹和血迹。这种洗衣粉中的酶应该是( )。
A. 麦芽糖酶 B. 蛋白酶 C. 蔗糖酶 D. 脂肪酶
2. 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要选用新鲜的肝脏做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
A. 易操作 B. 酶的活性高 C. 酶的分子多 D. 较纯净
3. 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中,向反应结果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或颜色最浅的是( )。
A. —
4. 在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中,如果用的是胃蛋白酶,下列哪种处理的活性最高( )。
A. pH=0. 1 B. pH=1.
5. 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根本来源是( )。
A. 葡萄糖 B. 糖类 C. 太阳能 D. ATP水解
6. ATP之所以能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主要因为ATP( )。
A. 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B. 很多
C. 高能磷酸键很不稳定 D. 是唯一可以释放能量的物质
7. ADP转变为ATP需要( )。
A. Pi、酶、腺苷、能量 B. Pi、能量
C. 能量、腺苷、酶 D. Pi、能量、酶
8. 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分解有机物 B. 释放能量
C. 需要酶催化 D.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9. 将水果放在密封的地窖,可保存较长的时间,原因是地窖里( )。
A. CO2 浓度增加,抑制细胞呼吸 B. 黑暗,不易引起早熟
C. 温度适宜,水果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强 D. 湿度适宜,水分容易保持
10.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 )。
A. 都需要光 B. 都需要色素
C. 都需要酶 D. 都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11. 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 )。
A. H2O B. CO
12. 在做植物实验的暗室中,为了尽可能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 )。
A. 红光灯 B. 蓝紫光灯 C. 白光灯 D. 绿光灯
13. 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需要下列哪种环境条件( )。
A. 具有NH3和缺氧 B. 具有NH3和氧
C. 具有硝酸和氧 D. 具有硝酸及缺氧
14.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用于保护色素免受破坏的物质是( )。
A. SiO2 B. CaCO
15.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过程中,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及其主要吸收的光是( )
A、叶绿素a,蓝紫光 B、叶绿素a,红光和蓝紫光
C、叶绿素b,蓝紫光 D、叶绿素b,红光和蓝紫光
16.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 ,它们分别形成于( )。
A. 细胞质基质 / 细胞质基质 B. 线粒体基质 / 细胞质基质
C. 线粒体内膜 / 细胞质基质 D. 线粒体基质 / 线粒体内膜
17. 用
A. CO2 →叶绿素→ATP B. CO2 →C3化合物→ATP
C. CO2 →C3化合物→(CH2O) D. CO2 →C5化合物→(CH2O)
18.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A. 葡萄糖→丙酮酸→水 B. 葡萄糖→丙酮酸→氧
C. 葡萄糖→丙酮酸→CO2 D. 葡萄糖→氧→水
19. 蚕豆种子在发芽的早期,CO2的释放量比氧气的吸收量大3—4倍,这说明此时的蚕豆( )。
A. 只进行有氧呼吸 B. 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占优势
C. 只进行无氧呼吸 D.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占优势
20、下图所示某阳生植物细胞在夏季晴天某一天内的光合用过程中C3、C5化合物的数量变化。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C5含量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 )
A. c→d段(X),b→c段(Y) B. d→e段(X),d→e段(Y)
C. d→e段(Y),c→d段(X) D. c→d段(Y),b→c段(X)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不止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 能正确说明酶特性的是( )
A.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
C. 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提高
D.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22. 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体积分数3%的H2O2 溶液为反应底物进行的一组实验结果见下表。通过分析实验结果,从表中可得到的实验依据是( )
方
法 |
实 验 结 果 |
①常温下自然分解 ②常温下加Fe3+ ③常温下加新鲜动物肝脏提取液 ④加入煮沸后冷却的新鲜动物肝脏提取液 |
氧气泡少而小 氧气泡稍多而小 氧气泡极多而大 氧气泡少而小 |
A. 从化学本质看,酶是蛋白质或RNA B. 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去活性
C. 从催化底物范围看,酶有专一性 D. 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
23.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点的是( )。
A. 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B. 都需要酶
C. 都产生ATP
D. 产生丙酮酸的场所都在细胞质的基质
24. 绿色植物在暗室中长时间生活可以消耗的物质是( )
A. 葡萄糖 B. ATP C. CO2 D. O2
25. 让一只鼠吸收含有放射性的氧(18O2),该鼠体内产生的物质不可能出现标记氧原子的是 ( )
A. 丙酮酸 B. CO
26. 下列哪些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产生的物质?( )
A、[H] B、ATP C、氧气 D、二氧化碳
27. 在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能吸收可见光中的蓝紫光的色素有( )
A. 叶绿素a B. 叶绿素b C. 叶黄素 D. 胡萝卜素
28. 下列措施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是( )
A. 延长光照时间 B. 增强光照强度 C. 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D. 改变光照频率
29.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反应和暗反应都产生ATP
B. 暗反应在细胞质的基质中进行
C. 光反应是能量代谢,暗反应是物质代谢
D. 光合作用产生的(CH2O)中,[H]来自H2O的光解
30. 下图曲线可以表达下列哪项生物学含义 ( )
A. 根细胞呼吸作用强度与矿质元素吸收的关系
B. 酵母菌发酵罐中O2量与酒精生成量的关系
C. 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与光合强度的关系
D. 底物浓度与酶催化效率的关系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三. 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共80分。
31. (9分)根据下图回答:
⑴写出图中标号的名称:
1 ,
2 ,
3 ,
4 。
⑵ATP的分子简式是: ,共有 个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ATP分子中的 高能磷酸键容易断开,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⑶当反应从下向上进行时,能量来自: 。当反应从上向下进行时,能量来自 。
32. (17分)根据下图回答:
⑴写出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写出④⑤⑥的能量多少(少量或大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⑵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分为(1)(2)(3)三个阶段,产生ATP的阶段有 ,产生[H]的阶段有 ,释放CO2的阶段是 ,利用O2 的阶段是 ,需要酶催化的阶段有 。
⑶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进入该场所的物质主要是 。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 。
⑷氧气不足时,酵母菌进行 ,放出的能量较 ,反应式是 。
33. (12分)E 为一种人体消化道中的酶,在5个小烧杯中放入含等量酶E的不同pH缓冲液,调节缓冲液pH分别为pH=2,pH=4,pH=6,pH=8,pH=10。然后各投入一小块质量相同的煮熟的鸡蛋蛋白,每隔2分钟取出鸡蛋蛋白称其质量,计算已被消化的蛋白的百分率,得到如下表的结果(5个小烧杯都放在
实验开始时间(min) |
鸡蛋蛋白被消化的百分率(%) |
||||
|
PH=2 |
pH4 |
pH6 |
pH8 |
pH10 |
2 |
12 |
8 |
0 |
0 |
0 |
4 |
28 |
12 |
0 |
0 |
0 |
6 |
39 |
20 |
0 |
0 |
0 |
8 |
55 |
29 |
0 |
0 |
0 |
10 |
68 |
38 |
3 |
0 |
0 |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你对酶E能得出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实验在80℃的水温下进行,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此推测:人的消化道的哪一器官含有此酶?为什么?
(5)如果用胰液(最适PH 8~9)代替E,其结果是什么?
34. (9分)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
(1)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
(2)该叶片在
(3)该叶片在
35. (10分)下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E: 和F: ,
都在 中进行。
(2)图中A是 ,其功能是 。
(3)在E阶段中物质的变化有:将水分解成B: 和[H];ADP和Pi生成C: 。
(4)在F阶段中,CO2被C5固定生成D: ,D最终被还原生成C5和(CH2O)。
(5)光合作用中,E阶段和F阶段利用的能源分别是
和 。
36. (9分)为了提高土地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科学工作者通过长期大量实验,获得了一系列的有关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绘制如下图-12:
曲线①:光照极弱,CO2很少;
曲线②:全光照的1/25,CO2浓度为0. 03%;
曲线③:全光照的1/20,CO2浓度为0. 1%;
曲线④:全光照,CO2浓度为1. 22%。
试据图分析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无论在哪种光照强度、CO2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都有一个
。
(2)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
,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3)不论光照强度、CO2浓度如何变化,当超过一定温度时,光合作用强度都下降,其原因是
。
(4)举一例说明上述原理在生产实践上的具体应用。
。
37. (共14分)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的五个主要生理过程(①~⑤),请回答:
(1)①和②过程在物质变化的同时,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
(2)④过程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第 __ 阶段。
(3)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_(选填图中序号),
③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白光通过棱镜投射到丝状绿藻上,发现好氧性细菌在红光和兰紫光投射区量聚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若②过程生成了4摩尔C6H12O6,则①过程一定产生了O2 摩尔。
(6)若第⑷小题①过程产生的O2全部用于⑤过程,则③过程至少要有 摩尔C6H12O6分解。
【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5 BBCBC
6~10 CDDAC
11~15 ADBBD
16~20 BCCBB
二、多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1、AD 22、BD 23、BCD 24、ABD 25、AD
26、AB 27、ABCD 28、AC 29、ABC 30、AC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 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共80分。
31. ⑴1 能量 ,2 Pi ,3 酶 ,4 ADP 。⑵A—P~P~P , 2 , 远离A的那个 。
⑶ 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 ATP的水解 。
32. ⑴ ①丙酮酸 ②H2O ③CO2 ④少量能量 ⑤少量能量 ⑥大量能量
⑵ (1)(2)(3) ,(1)(2) ,(2),(3),(1)(2)(3)。
⑶ 线粒体 , 丙酮酸 。
酶
C6H12O6+6O2 ——→ 6CO2+6H2O+能量
⑷无氧呼吸(酒精发酵), 少 ,
酶
C6H12O6
——→
33. (1)研究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酶E是一种蛋白酶,其最适pH是“2”左右
(3)所有烧杯中的蛋白均不被消化 酶在80℃时已失活
(4)胃。因为胃液中含有盐酸,其pH在“2”左右。
(5)在pH=8、pH=10的烧杯中蛋白被消化,而在pH=2、pH=4和pH=6的烧杯中几乎不被消化。
34. (9分)(1)3;(2)3;(3)7. 03
35. (10分)(1)光反应 暗反应
叶绿体
(2)叶绿体中的色素
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氧气
ATP
(4)三碳化合物(C3) (5)光能
化学能
36. (9分)(1)最适温度 (2)光照强度、CO2的浓度越大(3分) (3)高温抑制或破坏了酶的活性(4)如温室栽培中控制温度、施气肥、用无色塑料薄膜等。
37. (14分)(1)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2)2; (3)⑤ 细胞质基质(4)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所以在这些区域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氧气多(5)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