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光现象
二、考点点拨
本节考查的主要内容有: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规律;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等。
三、跨越障碍
知识点1: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做光线。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想的理想模型,今后还会经常用这种方法——“建立模型法”来研究问题,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3、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④ 小孔成像
思考:
1、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解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2、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就会形成影子,但我们学过光学元件还可以成像,那么影和像的含义各是什么呢?
解析:从科学意义上把影与像区分开来。影通常是指不透光的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在物体后面留下的一个暗区,影的边缘反映了物体的轮廓,它的几何形状和物体相似;而像是利用光学元件(面镜或透镜),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反射或折射)使物体成像。
例: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地球距太阳约,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光实际上是太阳在__________s之前发出的。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分清小孔成像和影子形成的原因。前者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线(或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投射到地面(或光屏)上就形成了物体的像,即所谓的小孔成像;后者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影子。由此说明,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而太阳距离地球约,所以用距离除以光速,就可求得时间。
答案:直线、500。
知识点2: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由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反射角的大小是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描述光的反射定律时,应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成“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分类:
(1)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2)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例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
例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B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解析:要点: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因此必须找到法线的位置。作图时可以利用数学中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中线、底边垂线重合。在题中要找到一个等腰三角形。以O为顶点,在OA、OB上分别找出长相等的一条线段,作出等腰三角形,找到底边中线,即法线,过O点再作出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
例3.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SA的反射光路。
解析:本题是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光的反射定律结合起来解决问题.根据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可知,连接SS'并作出它的垂直平分线即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延长SA与平面镜的交点O为入射点,平面镜中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而形成的,所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定经过S',连接S'O并延长即是反射光线.
例4.如图所示,发光点 S发出的某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反射光线恰好经过A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入射点O和像点S1,在解答时可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用对称法确定出像点S1,然后连A点和像点S1,即可得到入射点O,最后将光路图补画完整。解答此类题目时,要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对称性),运用光的反射定律,才能准确迅速地作出光路图。作图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线的虚实与箭头的方向
例5.一条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多大?
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利用作图法解答的题目,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将按原路返回,如图1所示。如果只将镜面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出现的现象如图2所示。此时,图中∠1是20°,法线随镜面一起旋转,形成入射角∠2=20°。由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3=∠2=20°,则反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就是∠4=90°-∠1-∠3=50°。当镜面旋转改变光路时,应首先抓住法线的变化,原来法线和后来法线之间的夹角若变化了θ,即入射角亦变化了θ,也就是反射角变化了θ,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就变化了2θ
4、面镜:
(1)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具体的说: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例6.有一平静的池水,深
解析:平静的池水相当于平面镜,它的反射面是水面而不应是水底(水底凸凹不平),故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月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应与月球到水面的距离相等,为。
例7.有一平面镜,玻璃厚度为
解析:平面镜是在玻璃板背面镀一层铝制成的,玻璃板起到了透光的作用,真正的反射面是背后的铝面,因此,在计算时,我们应找到铅笔与反射面的距离为
举一反三:当铅笔尖触到镜面上时,笔尖与它在镜中的像相距
A.
例8.下图是从平面镜看到的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
A. 4点35分 B.
6点25分 C. 7点25分 D.5点35分
例9.一个身高的人站在平面镜前,人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解析:平面镜永远成等大的虚像,所以人移动时成像大小不变。而人向镜面靠近是垂直于镜面运动,像相对于人移动的速度是人相对于镜面速度的2倍,即
例10.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玻璃板做实验是因为透过玻璃板能看到后面的蜡烛从而确定像的位置;选取两根相同的蜡烛主要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确定像与物是等大的,且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为了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这个结论,实验时需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会用到刻度尺;由于平面镜中的像是射入人眼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而形成的,是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是虚像。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位置;(3)大小;(4)不能 虚;(5)不变。
(2)球面镜:
定义:凹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凸镜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知识点3: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知识点4: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典型例题】
例1.如图: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45°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由此可以断定,该光线所对应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
)
A.
小于90° B.
等于90°
C. 大于90° D.
无法确定
解析:由题意知,入射角为45°,故反射角也为45°,根据折射规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正确答案为“ C ”。
例2.为什么看到星光总是闪烁不定?
解析:此题实际上是考查光在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同样会发生传播路线的改变。高空中的星光可以通过真空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水等透明物质进行传播,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通过的介质不均匀,星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折。由于大气层上下的分布不均匀,而且气体易流动,因此星光经过大气层传到我们眼睛中时,光的方向会因多次改变而让我们看到频繁闪烁的星光。
答案:星光闪烁并不是星体本身的发光闪动,而是由于大气层的密度分布不均匀且经常发生变化,使折射光线摇摆不定,所以会看到“星光”不停闪烁。
例3.渔民用渔叉叉鱼时,应瞄准:( )
A. 看到的鱼;
B. 看到的鱼的上部;
C. 看到的鱼的下部。
解析:由于反射的光线射向人眼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因而在水中形成了鱼的像,且像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浅,而用渔叉叉鱼时是直进的,不会发生偏折,故渔叉应叉向看到的鱼下部,故选C。
例4.用激光照射池水中的鱼,为了达到此目的,照射时应瞄准:( )
A. 看到的鱼;
B. 看到的鱼的上部;
C. 看到的鱼的下部。
解析:本题中由鱼反射入人眼的光线将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而用激光照射时,激光从人眼处射向水中的鱼,在水面处也要发生折射。根据光路可逆原理,激光应沿着由鱼反射来的光线沿原路射出,也就是说,激光射向看到的鱼时,将在水面处发生折射,且正好折射到真实的鱼上。故本题应选A。
3、光的反射和折射比较表
知识点5: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几个名词: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曲率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透镜成像光路中有三条特殊光线,它们是:
会聚透镜和发散透镜的理解
透镜使光线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甲图中的实际光线与直线传播时(有光学元件的传播方向与没有光学元件的传播方向即图中的虚线部分进行比较)相比向主光轴靠拢了(不一定相交),所以叫做“会聚”。乙图中的实际光线与直线传播时相比向外分开(对主光轴而言)了,所以叫做“发散”。反之,只要光线是“会聚”的就是凸透镜,“发散”的就是凹透镜。
甲
乙
小结:作有关凸、凹透镜的折射光路图时,首先要掌握三条特殊光线的传播规律: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2)经过光心的光线;(3)从焦点处发出或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其次是要理解两种透镜分别对光线的两种作用:即会聚和发散作用
3、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典型例题】
例1.俗语说“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你听说过冰也能生火吗?其实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就曾有人用冰取火。你能办到吗?
解析:把大冰块磨制成一个凸透镜,然后把它拿到太阳下,正对着太阳并上下移动它的位置,直到地面出现一个最小、最清晰的亮点(即焦点)为止,在焦点处放上一些易燃物,即可点火。
例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解析:A、D
4、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
成像特点 |
像距 |
应用 |
u> |
倒立缩小实 |
|
照相机 |
u= |
倒立等大实 |
v= |
|
|
倒立放大实 |
v> |
幻灯机 |
u=f |
不成像,或像在无穷远处(∞) |
||
u<f |
正立放大虚 |
u<v |
放大镜 |
关于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的规律,可以参考上表,在物距大小不同的时候,成像的大小也不同。上面给出的条件是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即物距是从无穷大逐渐减小到一倍焦距的位置,因此可以看出物体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且像逐渐增大。上面的表可以不用刻意记忆,可以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来作图观察成像的规律和特点。且最能在脑中形成动态的成像特点。
例3.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
例4.小刚同学用焦距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
(3)改变蜡烛,使其位于
解析:解此题时须关注,物距和像距都可以从尺上的刻度读出,但不要认为刻度数就是物距或像距。如第⑴题中,蜡烛位于
答案:(1)缩小,(2)倒立,(3)放大。
例5.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的a、b、c、d、e、g各点,如图所示,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1)把烛焰放在_____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2)把烛焰放在_____点时,光屏上出现与烛焰等大的实像.
(3)把烛焰放在_____点时,在与物体同侧处成正立、放大的像。
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决定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在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实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也越大。所以第(1)空应填“d”。又因为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第(2)空应填“b”。又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物像同侧,所以第(3)空应填“g”。
小结:在理解凸透镜成像时,首先要抓住两个特殊点,即:焦点和二倍焦距点。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两倍焦距是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可简记为“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见大小”。其次是弄清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移动变化的规律,可简记为“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例6.春游时,全班同学准备照一张集体相。排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画面外,为使每个同学都能进入画面,下列措施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照相机远离人,同时拉长暗箱 B. 照相机远离人,同时缩短暗箱
C. 照相机靠近人,同时拉长暗箱 D. 照相机靠近人,同时缩短暗箱
解析:根据照相机工作原理,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的大小也要变小。由题意得,为使每个同学都能进入画面,必须使像变小,故应增大物距并减小像距。即照相机远离人,同时缩短暗箱。故正确答案为“B”。
小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暗箱中的胶卷相当于光屏。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四、小结
本节课主要复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有关知识。在中考中光学部分大约占10%,但内容简单,应该没有失分点。
五. 下一讲预习导学案:质量和密度
请同学们结合知识结构图复习课本并完成课本后的练习。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70分钟)
一. 填空题
1.影子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不同,影子是光的
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2.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潢,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反射。
3.人们把光的反射分为________和_______两类,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表面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反射的缘故;有时我们发现水面上有耀眼的亮光,这是因为光在水面上发生 反射的缘故。
4.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则此时入射角为________,反射角为_______,若保持镜面不动,入射光线沿顺时针转过25°,则反射光线沿 时针方向转过____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
5.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被查者观察对面镜中的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人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_____立_________大的________像,若要测某同学
6. 有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三种镜子,汽车观后镜用
,潜望镜用
,五官科医生耳道内窥镜用的是
。
7. 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光是
,而过量的 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8. 如图所示,EF是水面,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其中反射光线是 ,反射角为 度;折射角要 4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 从圆形金鱼缸的侧面观察缸内水中的金鱼,看到的是金鱼正立的、____ 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 ____(填“实”或“虚”)像。
二、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电池
B.发电机 C.太阳
D.月亮
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3.在水深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
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
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
4. 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B.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
D.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与平面镜之间,可以发现像被挡住了
5.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6.我们能看到物体的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 物体是光源,把发出的光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B. 物体能反射光,把发出的光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C. 只要有光从物体上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D. 眼睛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才能看到物体
7.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凸面镜
C.市区马路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凸面镜
D.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凹面镜
8.光盘是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凸凹的音槽来记录音像信息,外表是一层平滑透明的保护膜。如图是一张放在阳光下的VCD光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铝膜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
B. 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凸凹的音槽漫反射形成的
C. 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形面是保护膜的反射形成的
D. 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形面是光的色散现象
9. 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红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作出诊断
B. 在步枪的瞄准器上安装夜视仪,在夜间能捕捉到敌人的情况
C. 在医院的手术室或病房里,可以看到用红外灯来灭菌
D. 红外线可以用来对仪器设备进行遥控
10. 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外线也属于可见光
B. 紫外线不具有光能
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
D.医院常用紫外线照射法灭菌消毒
11. 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12. 在交通复杂的十字路口,常常挂一个大的反光镜,以便过往车辆和行人看清交通情况,这个反光镜应该是( )
A. 平面镜
B. 凸面镜
C. 凹面镜
D. 以上三种都可以
13.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
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4.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A.图甲和图丙
B.图乙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
15.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面时,则( )
A. 他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B. 他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C.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D.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三.作图题
1.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确定烛焰上A点在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2.在下图中,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3.一束光线AO与水面成30°的角从空气斜射到水面.试在图中画出光线AO经过水面后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
1.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如图,在桌面上竖放一块_______,然后前后各放一粒相同的棋子A、B,移动棋子B,使它与A的像_______。如果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B的位置,在纸上______(能、不能)出现棋子A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它们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_。
五.创新题
说起光速,人们总是感觉其快得无法想象.其实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内将其速度降得很慢。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直线传播、反射;
2. 镜面;
3. 镜面反射、漫反射、漫、镜面 ;
4. 0°、0°、逆、25°、50°;
5. 正、等、虚、1;
6. 凸面镜、平面镜、凹面镜 ;
7. 红外线、紫外线 ;
8. OB、40、小于;
9. 放大、虚
二.选择题
1. C 2. C 3.
B 4.
A 5.
B 6.
C
7. C 8.
D 9.
C 10.
D 11.
C 12.
B
13. C 14.
A 15.
D
三.作图题
1.
2.
3.
四.实验题
1. (1)会聚 11
(2)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 放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 靠近
2. 玻璃板、重合、不能、虚、相等、相等.
五.创新题
先闻其声后见其人;不能凭视觉判断运动物体的真实位置;开关闭合一会儿后才能看到灯光;先听见雷声后看到闪电等